摘要: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例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个案病例[1],患者为一名56岁的中国女性,6年前毫无征兆地出现间歇性腹泻(每日约10次)、腹痛及中度发热症状。她在当地医院就诊时被怀疑为溃疡性结肠炎(UC),并接受了美沙拉嗪和益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临床诊疗中,一些罕见疾病常因症状隐匿或与常见疾病相似而被误诊
撰文 | 吴樱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例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个案病例[1],患者为一名56岁的中国女性,6年前毫无征兆地出现间歇性腹泻(每日约10次)、腹痛及中度发热症状。她在当地医院就诊时被怀疑为溃疡性结肠炎(UC),并接受了美沙拉嗪和益生菌的治疗,症状轻微改善,于是三周后患者停止治疗。此后,患者每年仍会发作1-2次严重腹泻,不过经支持和对症治疗后症状能有所缓解。此次入院前5天,患者腹泻、发热(39°C)和剧烈腹痛再次袭来,于医院就诊治疗,但最终却发现病因竟不是UC,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病例回顾:6年腹泻谜团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结果: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正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粪便检查发现绿色瓣膜样黏液,伴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但艰难梭菌毒素和酵母样真菌检测均为阴性。
▶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5.26 ×109/L),淋巴细胞计数为1.34×1099/L。血液炎症指标方面,白细胞介素6为42.36pg/ml,C反应蛋白(CRP)为15.50mg/L,均轻度升高。而降钙素原水平则保持正常(0.03ng/ml)。▶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患者CD4+T细胞计数轻度降低(227个细胞/µl),CD8+T细胞计数为109个细胞/µl,B细胞计数为167个细胞/µl。此外,肝肾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
。患者外周血中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载量为4.93×102copies/ml),在咽分泌物中也检测到更高的EB病毒DNA载量(6.34×104进一步腹部CT扫描显示
▶降结肠、乙状结肠及上直肠壁增厚和肿胀(图1A,白色箭头)及邻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末端回肠及结肠右半部多处瘢痕、降结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充血、肿胀伴糜烂(图1D和E)。
▶结肠黏膜活检病理显示黏膜慢性炎症活动及局灶性微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图1F)。
图1:A: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BCDE:胃肠镜检查结果;F:结肠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Q参考文献:[1]Liang M, Qu J.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colitis, a rare cause of recurrent diarrhea in an immunocompetent female: a case report. BMC Infect Dis. 2025 Jan 9;25(1):50.*"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