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在“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 总决赛中,烟台山医院放疗二科顾永飞的科普作品《小蛇历险记——不要让我们的食管遍体“鳞”伤》荣获全国二等奖,顾永飞同时签约成为“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特约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栾秀玲 实习生 王灏然
日前,在“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 总决赛中,烟台山医院放疗二科顾永飞的科普作品《小蛇历险记——不要让我们的食管遍体“鳞”伤》荣获全国二等奖,顾永飞同时签约成为“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特约作者”。
本次比赛自2024年初开始筹备,顾永飞的作品于2024年5月在烟威地区初赛中荣获第一名,2024年9月在厦门举办的全国复赛中荣获一等奖。经过层层选拔,20组优秀作品从全国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齐聚北京参加总决赛。
现场,选手们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通过现场演讲、相声、情景剧、音乐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配合视频、动画,将医学科普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群众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手段,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防癌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健康宣教的落实。
据悉,顾永飞创作《小蛇历险记——不要让我们的食管遍体“鳞”伤》的灵感来自于临床工作,她发现食管癌病人群体较大,而该患病群体受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极深,缺乏自我评估及日常保健方法,对规范的诊治和预防等专业知识接受度偏低,亟需食管癌方面的专业科普知识传播。
该参赛作品在肿瘤科主任周冬梅的专业指导下,在放疗二科主任姜国香、护士长王瑾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医师的共同出谋划策,通过细分目标人群,重点运用故事引入开篇和贴近生活的顺口溜等方法加强记忆,采用视频动画结合PPT的形式进行展示,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合理改善饮食偏好和生活习惯等幽默地展现出来,可视性强、通俗易懂,极大地激发了受众的兴趣与关注,具有较强的科普传播性。
此次大赛,周冬梅主任医师作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全程参与了活动的评选工作,并在决赛后接受了人民日报的专访。“当前,我国慢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仅依靠临床治疗远远不够,必须关口前移,以预防为主。”周冬梅指出,在传统观念中,肿瘤一词常常伴随着恐惧和不安,不少人一听到肿瘤便联想到绝症,认为被确诊后生存期将变得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肿瘤已不再被简单地等同于死亡威胁。事实上,肿瘤已经是一种慢性病,在科学的诊疗和管理下,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许多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进入“缓解期”,在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医学管理下,他们的病情可以得到长期稳定控制。所以,这就更需要专业的肿瘤知识科普,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增强大家的预防观念,做到早诊早治,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