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聚才引智强产业 科技赋能“草”生金
初夏的永昌,广袤的苜蓿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集种植、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牧草饲料开发科技型企业,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以“科技+人才”双轮驱动,让盐碱地变身“聚宝盆”,绘就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初夏的永昌,广袤的苜蓿田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集种植、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牧草饲料开发科技型企业,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以“科技+人才”双轮驱动,让盐碱地变身“聚宝盆”,绘就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苜蓿作为优质牧草和绿肥作物,其种植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结合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及管理需求,我国苜蓿种植的最佳时间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一、春季播种:稳产保质的黄金窗口北方地区(华北、西北)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播种。此时地温稳定在5℃以上,
我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的沃土上几乎能种出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有一种看似普通的草,却是战略物资级别,我国至今还在大量进口。
各位乡亲们,最近地里的大蒜都收得差不多了吧?这两天碰见隔壁王婶在地头犯愁:"这茬大蒜收完,地里光秃秃的,种点啥能养养地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事儿,咱们庄稼人最讲究"种地养地",选对下茬作物,既能让土地喘口气,又能给明年打基础,这可是门大学问!
2025年开年以来,中美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经过多轮的“美国加征”和“中国反制”,终于迎来了曙光!
降低养殖成本:牧草是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相较于购买精饲料,种植牧草可大幅降低饲料成本。例如,一头成年奶牛每天约需20 - 30公斤青贮饲料或10 - 15公斤干草,若全部依赖购买,成本较高;而自行种植优质牧草,如苜蓿、黑麦草等,可满足奶牛大部分营养需求,显著减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在爱达荷州的研究发现,施用过有机肥的作物产量较高。有机肥对农作物的价值当然不是新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机肥是十年前施用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站在村中观景台上俯瞰,民宿错落有致,农田绿意盎然,黄河宛如青色绸带蜿蜒环抱。夜幕降临时,民宿灯火与璀璨星空交相辉映,俨然黄河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5月15日,在呼图壁种牛场的苜蓿种植基地,种植户杜景才正带领工人进行头茬苜蓿收割。这位有着五年苜蓿种植经验的“老把式”,今年种植了700亩紫花苜蓿。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派出的农业技术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他们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实时监测青贮包的粗蛋白含
首次听说“苜蓿”是在1998年,当时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正在热播。剧中,张大民调侃升学宴中喝多了的老四,说他想去新疆是为了种“苜蓿”。那时,我莫名以为“苜蓿”就是类似芋的根状物,毛茸茸的,削了皮可以蒸着吃,或者切成块熬粥。虽未求证,却单纯地把“苜蓿”
2025年以来,全国活牛价格持续回升,肉牛养殖亏损逐步减轻,部分地区在育肥环节已经扭亏为盈,奶牛养殖也在走出困境。为降低养殖成本,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
每年5月,90%的果农还在顶着烈日除草,而聪明人早已学会“留草养地”——不花一分钱,杂草变“绿肥”,土壤肥力暴涨3倍!今天揭秘3种 ‘黄金草’ ,让你从此告别除草剂,果园亩省2000元!”
在内蒙古草原上,牧民巴特尔看着进口苜蓿价格再度上涨的通知单,眉头紧锁。这个场景折射出中国畜牧业面临的深层困境——看似普通的饲草苜蓿,已成为牵动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战略物资。自2008年起,中国苜蓿进口依存度持续攀升,美国长期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绿色植物
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5月9日,西北地区头茬苜蓿饲草收获上市现场会在洛浦县举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西北五省区头茬苜蓿饲草收割上市过程。
今天(8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到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通过这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度。
中国,全球最大的苜蓿进口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这种“牧草之王”,却不得不面对供应链的安全风险,16年来,中国乳业的“卡脖子”之痛,竟是这小小的苜蓿,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种?这普通植物难道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找不到一块可以种植的地方吗?
2016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以“粮改饲”项目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原则,兼顾南北疆农牧业现状特点,以畜定需,以需定种,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优质饲草料种植收贮等工作,对提高牛羊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饲
在4月18日郑州举办的中原奶业破局发展之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作出研判:“2025年尤其是上半年,奶价继续下探的概率较大,价格大概率呈下行趋势,但下半年奶源供给情况有望好于2024年同期,具体恢复进度需要取决于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