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陈建新教授、任亮博士《AFM》:轮烷介导COF膜助力海水淡化新突破!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脱盐技术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手段,现有膜材料存在渗透通量和脱盐率难以兼顾的问题。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由有机单元共价键合形成的新型多孔晶态聚合物材料,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目前制备COF膜的方法众多,其中界面聚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脱盐技术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手段,现有膜材料存在渗透通量和脱盐率难以兼顾的问题。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由有机单元共价键合形成的新型多孔晶态聚合物材料,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目前制备COF膜的方法众多,其中界面聚
在过去十年中,共价有机框架(COFs)被开发为光催化能量转换的光敏剂。然而,COF基光催化剂尚未展示出捕获近红外光(760 nm以上,约占太阳光谱的53%)进行燃料或化学转换的能力。
基态电荷转移在提高D-A型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光催化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通过基态电荷转移调节COFs基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还非常有限。
将二氧化碳(CO₂)还原为有价值的产物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碳利用。本文报道了利用基于氧化还原活性吩嗪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Phen-COF)及其吩嗪单体,通过光催化将CO₂还原为一氧化碳、甲酸盐和草酸盐离子的研究。在相似的照射条件下,与等摩尔量的单体吩嗪相比,P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固有的安全性、成本效益、容量输出(820 mAh g-1;5854 mAh cm-3)和环境兼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水系锌离子电池在温和酸性电解液中的实际性能仍面临显著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在锌负极侧,主要包括水引起的副反应(H
一方面,历经重塑的全球市场迎来“中企进、日韩退”的新格局。据外媒报道,去年日本销售的平板电视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公司。近日,松下也宣告其长达70余年的电视业务将计划精简或出售。而与之相反的是,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却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4海信全年出货量份额
从市场数据来看,近三年全球电视出货量趋势显示,98吋电视基本增长停滞,而100吋电视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24年100+大屏销量同比增长283.3%;在100+大屏万元及以上高端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41.3%。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大家越来越愿意选购百吋电视
锂金属电池(LMBs)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 -1 )和最低的还原电位(-3.04 V),被视为下一代储能设备的“圣杯”。然而,由于锂金属的高反应性、锂枝晶的生长以及电解质泄漏和短路火灾的安全问题,锂金属阳极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在所有这些
在大屏电视选择中,98吋和100吋电视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但是经过沉浸感、画质、品牌布局、技术先进性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100吋电视在各方面表现都远比98吋电视更出色。为了让大家挑对电视,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100吋更值得入手。
抗氧化纳米酶在伤口修复方面显示出应用潜力。然而,如何通过简便的方法合成构效关系清晰且具有高效抗氧化活性的纳米酶,并协同实现简单实用的给药处理,用于抗细菌感染和抗炎性反应,仍是细菌感染性伤口修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024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建毅、董际臣、郭云龙和北京大学赵晓续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iffusion limited synthesis of wafer-scale covalent organ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由轻元素构建块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结构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储能和分离等领域。与传统的聚合物或无机膜材料相比,COF膜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强、耐化学性优异等优点。然而,目前商业化膜材料
大家好!今天来了解一篇关于溶剂响应型共价有机框架膜(COF)的研究——《Solvent-responsiv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for precise and tunable molecular siev
确定材料的结构对于理解其性质至关重要。表征技术的进步可提升结构测定的精度,从而改变一些传统认知。以石墨烯为例,该材料曾被认为不可能独立存在,但多种先进成像和光谱技术的综合运用最终明确地证实了其实际存在。类似地,液态水长期被视为由随机分布的分子组成。然而,中子散
大家好!今天来了解一项膜分离技术研究——《Turing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via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synthesis for organic solvent nanofi
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修复等领域,其中热驱动的分离过程,如蒸发和蒸馏,占据了全球年能源消耗的8%至12%,并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相比之下,基于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低碳足迹、无相变以及显著降低的能量消耗,已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然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