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 迎战IBD:疾病模型与治疗靶点
今年5月19日是第16个世界炎症性肠病(IBD)日,值此之际,我们再次聚焦这一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国,IBD患者数量持续攀升,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50
今年5月19日是第16个世界炎症性肠病(IBD)日,值此之际,我们再次聚焦这一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国,IBD患者数量持续攀升,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5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病例约16万例,发病率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该疾病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骨髓内浆细胞单克隆性增殖并分泌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
5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USP18 deubiquitinates and stabilizes SOX9 to promote the stemness and maligna
5月14日,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BAG2 Inhibits Cervic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Modulating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通过选择性抑制剂抑制BCKDK可使乳腺癌细胞对诱导 DNA 损伤的疗法更敏感研究人员还研究了 GSK180736A 是否能逆转对 DNA 损伤诱导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奥拉帕利或 GSK180736A 的效果较弱,而将这两种化合物联合使用则对抑制乳腺
双重敲减IKKα和HMGB1可缓解PHGDH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研究人员也承认本研究的局限性。其中之一是,目前尚无完美模拟自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他们仅能在现有突变基因小鼠模型中测试 NCT-503 的疗效,而这些模型携带已知致
作为癌症免疫治疗中颇具前景的靶点,CD47与乳腺癌关系密切。本文探讨了CD4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力,快来跟随医脉通小编一起了解这一关键靶点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吧!
CAFs诱导NFs在肺癌中获得CAFs特性结论03综上所述,本研究阐述了NFs和CAFs之间相互作用促进癌细胞转移的一种新的分子机制。CXCL12/ STAT3通路是NFs-to-CAFs 转变的关键参与者,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提供了关键的治疗靶点。
2025年2月23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和悉尼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医学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中发表了重磅文章,题为题为“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7 suppresses the stem-like
RASON 是 KRASG12C 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研究人员探究了 RASON 抑制是否能与 KRASG12C靶向治疗产生协同作用。在体内实验中,使用了FDA批准的 KRASG12C抑制剂 AMG-510 以及 RASON 反义寡核苷酸(RASON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GBM 中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促进 GBM 中 VM 形成的机制并确定治疗靶点。
在结直肠癌(CRC)中,PLOD3 的 mRNA 和蛋白质水平均上调研究结论03本研究证明,PLOD3 通过稳定 TM9SF4 的蛋白水平,从而促进自噬,作为结直肠癌进展的关键介质发挥作用。PLOD3/TM9SF4 轴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一个有前景的治疗靶点。参考
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家族仅限于生殖细胞和肿瘤细胞,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整合5个单细胞和2个大体积RNA-seq数据集筛选CTA家族中的基因,发现胎盘特异性蛋白1 (Placenta specific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亚型,具有侵袭性强、生物学异质性高和预后差的特点。尽管化疗(尤其是利妥昔单抗)提高了生存率,但仍有40%-50%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因此,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记者日前获悉,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历经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蛋白,并找到了具有潜在治
12月24日,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N-glycosylation Modification of CTSD Affects Liver Metastases in Colo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