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

70/80年代常用老物件,见过8样的说明你老了

70-80年代的中国,是物资匮乏却充满温情的年代。家家户户的墙角、灶台、抽屉里,总藏着些“宝贝”—它们或许粗糙笨重,却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伙伴。如今,这些老物件早已退场,但每当瞥见它们的身影,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今天,我们一起翻开时光的相册,数一数这些刻着岁月痕

缝纫机 雨衣 煤油灯 蛇皮 蜂窝煤 2025-03-14 03:57  1

禹州禹夫新作:《灯的往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记忆里,几乎不知电灯为何物。除了县城,在我家河南西南部农村山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至多有个手电筒,极个别的户有台收音机。有这些"家电"的户,往往让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煤油 煤油灯 禹州 马灯 弹花机 2025-04-08 05:28  1

30年前那些老物件,以下8种你还记得哪几个呢?

30年前,私家车少得可怜,28大杠自行车可是街头巷尾的“大明星”。这自行车又高又结实,浑身透着一股硬朗劲儿。我记得以前学自行车,就是这种开始学的,小伙伴们童年的玩具,过年走亲戚也全靠他。28大杠不光能载人,还拉近了家人间的感情,串联起邻里间的往来。

缝纫机 黑白电视机 煤油灯 茶瓶 玻璃灯罩 2025-04-04 18:45  4

原民代幼教师福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好政策

在我国教育事业迈向繁荣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扎根乡村,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天。他们就是 500 万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非编幼教群体,被称为教育界的 “游击队”。如今,一项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的好政策,正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希望。

教师 教龄 民代 煤油灯 陈立德 2025-03-31 01:39  3

语文老师的煤油灯照亮山沟沟

暴雨冲垮教室土墙那天,老赵把课本顶在头上,蹚着泥浆把六个学生背到自家窑洞。他媳妇攥着擀面杖挡在粮缸前:"自家娃都吃不饱,还管这些野崽子?"老赵抽掉门板当黑板,蘸着酸菜缸盐霜写《岳阳楼记》,窑顶漏的雨水正好滴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冒号。

老师 山沟沟 煤油灯 盐霜 窑洞里 2025-03-24 07:10  6

没有那个年代付出 今天很多人可能连粥都喝不上 为什么不让人们怀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玉良言。每每想起这句话,我这个60多岁的老头子心里就感慨万千。年轻时在乡下插队,冬天喝不上热水的日子至今难忘。记得有一天晚上冻得实在不行了,我跟几个伙伴围坐在煤油灯下抱怨,结果有个老农大哥听到了,第二天特意送来一壶热茶,说

支教 山区支教 煤油灯 热饭 稀粥 2025-03-20 21: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