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燃情绽放!四川省科学城一中社团活动精彩掠影(一)

科学城一中创客社团自2024年成立以来,便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忱,全力提升同学们的科技创新素养。三月,人工智能的浪潮奔涌而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基础技术,深挖人工智能背后的神秘原理;四月,3D打印与三维渲染的魅力舞台搭建起来,同学们挥舞创意之笔,学习3D

四川省 科学城 社团活动 燃情 于敏 2025-05-31 23:19  8

于敏科技中学荣获“青少年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称号

2025年5月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主办的第四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2025数智赋能・科创未来暨科学与工程教育论坛在北师大京师学堂拉开帷幕。学校党委书记邓友山应邀参加本次盛会,并在论坛上以“青少年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进行

中学 青少年 科学 于敏 钟义信 2025-05-30 18:07  6

无名英雄 | 面孔

这本1961年出版的讲义是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而作者夏蓉却一直是个谜一样的名字,直到这本讲义再版时,作者的身份才被首次披露。原来,这本教材的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杨立铭和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原子核 于敏 夏蓉 杨立铭 原子核理论 2025-05-27 15:26  8

氢弹之父于敏与孙玉芹的爱情: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最对不住妻子

一个国家建立的背后总有人在默默付出,他们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有功之人,但他们都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站立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让日本的岛屿至今仍没有彻底解除核污染带来的伤害,也让其他国家初步见识到核

爱情 于敏 氢弹 孙玉 孙玉芬 2025-05-22 08:50  9

何祚庥不研究气象学,真是屈才了

二是何祚庥在中文互联网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东风开始压倒西风的时候替代公知的角色,发表和公知近乎一样的观点,颇有点1944年加入伪军,1948年加入国军的勇气。这也让何祚庥迅速成为一个合适的反面参照物,成为何在互联网上主要的价值体现。

研究 梁思成 气象学 何祚庥 于敏 2025-05-18 06:01  8

当国际博弈的硝烟漫过屏幕,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顶流”

当印度航母编队在阿拉伯海划开浪花,当日内瓦联合声明试图弥合大国裂痕,当世界地图上战火与谈判桌的坐标此起彼伏——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总有人将目光投向实验室的荧光屏、戈壁滩的导弹发射架、深海中的核潜艇舱室。柳冠中教授那句“国家强大靠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的论断,此刻正

院士 黄旭华 于敏 贲德 柳冠中 2025-05-13 18:49  10

技能为笔 匠心为墨 他们在车身上竞写“技能成才”画卷

4月8日,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赛项在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火热举行。来自全省21所中职学校的75名选手在赛场上尽情展示新时代汽修人的风采。他们以技能为笔,以匠心为墨,在汽车车身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技能成才”

中等专业学校 西安日报 镇安县 于敏 汪桥 2025-04-09 09:12  10

别让我们的孩子只认识爱因斯坦,却不知道钱学森,邓稼先,于敏

这样的对话,在许多家庭里上演。从一到三年级的语文课本里,童话故事、寓言传说占据了大部分,却唯独不出现这些改变中国命运的科学家。孩子们能说出白雪公主、孙悟空,却叫不出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于敏这些让我们能自由选择和平科学巨匠的名字,这是谁的错?

爱因斯坦 钱学森 邓稼先 袁隆平 于敏 2025-03-31 06:58  12

央视再聚焦丨央视直播间直击于敏科技中学建设

3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新学期的科学课——融合社会大课堂”为题,对我校科学教育创新实践进行了报道。作为绵阳科学教育的创新标杆,科学城一中敢于打破围墙,链接社会,将课堂延伸至国家科技前沿现场。此次央视报道,既是对我校改革成果的肯定,更是全体师生

央视 中学 直播间 科学教育 于敏 2025-03-25 09:37  14

全省唯一,再续荣光!于敏科技中学连续两年斩获省级“双奖”

在四川省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演活动中,科学城一中原创舞台剧《挺起民族脊梁》从上千份作品中强势突围,斩获最佳剧本奖(同组别全省仅10项)及等级奖!这是继2023年首战告捷后的又一次丰收,今年在竞争更激烈、评审更严苛的背景下再续辉煌,彰显了学校

中学 荣光 金银滩 于敏 夏茸尕布 2025-03-23 12:02  13

科研结硕果丨于敏科技中学首届院士班学子论文登上权威期刊!

近日,科学城一中高二(9)班邓力洪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核心期刊《电子技术》发表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列车驾驶仿真系统设计》,成为科创院士班首位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这标志着科学城一中“双师联盟”育人模式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展现了他在西南交通大学ETEC

院士 期刊 于敏 2025-02-24 19:55  14

四川省科学城一中(于敏科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十问十答

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1990年创办的一所高完中,是将院内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九所学校,经过调整、优化组建而成。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学校题写校名,“两弹元勋”王淦昌为学校题写“文明、严谨、勤奋、创新”的校训,中物院老院长、“两弹元勋”邓稼

科学城 十问 于敏 2025-02-08 09:5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