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占比超50%,益方生物等企业抢占KRAS靶点高地
近年来,中国1类新药研发呈现蓬勃态势,2024年受理数量达1055款,同比增速4.1%,其中生物制品占比首次突破50%,彰显其在创新药领域的核心地位。从靶点布局看,KRAS、EGFR、HER2等靶点持续领跑肿瘤领域,但靶点集中度逐年下降,反映研发多样性增强。与
近年来,中国1类新药研发呈现蓬勃态势,2024年受理数量达1055款,同比增速4.1%,其中生物制品占比首次突破50%,彰显其在创新药领域的核心地位。从靶点布局看,KRAS、EGFR、HER2等靶点持续领跑肿瘤领域,但靶点集中度逐年下降,反映研发多样性增强。与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KRAS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虽然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比较缓慢,但近年也有一些靶向药物及联合疗法取得一定突破,为此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此前,与癌共舞论坛已推出一场围绕KRAS治疗方案、药物
1月22日,最新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英矽智能与来自多伦多大学、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将量子计算模型与经典计算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对庞大数据集的训练、生成和筛选,探索更广泛的化学可能性,发现了
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KRAS突变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虽然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但也有部分位点的靶向药物、联合疗法
肺癌在全球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NSCLC,首选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抗PD-1/PD-L1单抗免疫疗法及其联合应用。对于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采
近些年来,KRAS G12C抑制剂的出现开启了KRAS G12C突变患者靶向治疗新篇章。其中,国产新药氟泽雷塞目前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也是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五年生存率低至10%,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所有病例的绝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RAS)是较早发现和突变频率较高的癌基因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定义为“不可成药的靶点”。随着对KRAS晶体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KRAS潜在的治疗位点,进而开发出了多个直接针对KRAS的靶向药物,尤其是KRAS
12月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辉瑞(PFE.US)1类新药PF-07934040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辉瑞公司在研的一款泛KRAS抑制剂,正在国际范围内开展1期临床。本次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申报IND,PF-079
KRAS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实体瘤中常见的致癌基因,其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缓慢,一度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成药”的靶点。近年来,对KRAS转化机制的深入了解、KRAS靶向药物的研发,促进了KRAS突变NSCLC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
KRAS是实体瘤中最常见的癌基因之一,大约30%的肿瘤都存在KRAS突变,包括90%的胰腺癌,30%~40%的结直肠癌和15%~20%的肺癌。KRAS G12D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KRAS基因突变,高达36%;其次是结直肠癌(CRC,占比约12%)和非小细胞肺癌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癌种,KRAS突变是CRC常见的原癌基因突变,发生于约45%的晚期CRC中。尽管患者数量庞大, 但在过去的20年间,KRAS突变型CRC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几乎没有显著变化,依然以细胞毒性化疗作为治疗的基础。近年来,针对K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