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

魏泓丨论中国史学典籍如何“走出去”“走进去”?

提 要 中国史学典籍的译介与传播需双管齐下,既要讲广度,又要讲深度。现阶段,中国史学典籍若要“走出去”,可以针对西方的广大读者采用多种译介方式,积极拓展对外出版渠道,加强读者接受效果,努力打造对外传播的多个途径,注意营造对外传播的系统性氛围;若让中国史学典籍“

典籍 论中国 史学 史学典籍 论中国史学 2025-06-25 21:30  6

❓梁启超:一生“多变”,却是近代中国最清醒的人?❗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他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5岁时便开始诵读四书五经,9岁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千字文 。12岁,他顺利考中秀才,15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年纪轻轻就已在学术之路上崭露头角,被人赞誉为“神童” 。这般早慧,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

梁启超 史学 近代中国 袁世凯 梁思永 2025-06-11 19:47  7

【史学论坛】历史研究要走向大众‖陈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研究成果应惠及更多民众。如何让历史研究更好走向大众、服务社会?2025年6月6日,《学习时报》第8版刊发《历史研究要走向大众》一文,针对史学普及与传播中的问题,提出专业历史研究者不能缺位,必须通过聚焦时代问题开展历史研究、创新史学话

大众 论坛 史学 陈甜 历史学者 2025-06-10 07:33  8

当代西方史学研究中的“感官转向”

1942年,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吕西安·费弗尔在探究16世纪人们的集体心理时写道,“16世纪的人们首先不是看,而是听,是嗅,是闻气息,是捕捉声音”。他特别强调16世纪的人们并“没有把视力与其他的感觉器官分别开来”。费弗尔之所以关注听觉、嗅觉、视觉在16世纪

感官 史学 劳特利奇 西方史学 史学研究 2025-06-09 03:05  8

史革新:史学谱新篇 杏坛树典范

史革新(1949—2009),山西阳泉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1979年攻读本校历史系(现历史学院)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1988年评为副教授,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至20

晚清 杏坛 史学 史革新 龚书铎 2025-06-09 02:55  9

豆包写上海卷高考作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转”“传”三类文章构建起文字传播的生态链。学者提出专业文章可化为通俗文章,读者又在海量“转”文中寻觅传世之作,这不禁引发思考:由“专”到“传”,是否必定要经过“转”?答案并非绝对,“转”或许是一条常见路径,但绝非唯一通途,

高考作文 上海 豆包 网络文学 史学 2025-06-07 20:01  6

【史学论坛】新媒体时代历史学如何“破圈”‖邱靖嘉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古老学科,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史学传统,不过,现代的历史学则是自19世纪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门专业学问。长期以来,历史学专注于学术研究,撰作专业论著,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但带来的问题却是历史学者常常沉湎于各自的专业研

媒体 论坛 历史学 史学 历史学者 2025-06-07 11:39  4

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230讲 | 宋丽智:近代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1912-1949)

2025年5月28日上午,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230讲“近代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1912-1949)——以《美国经济评论》为中心的考察”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举办。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

讲座 宋丽 中国经济 史学 西方学界 2025-06-05 19:00  5

元代风格的书画史学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元代占据了重要的篇章,形成了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元代风格。在这一时期,书画艺术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审美体系,完善了在唐宋时期就已经萌芽的“书画同源”理论,确立了文人写意画的历史地位,引导了元代的审美趣味的发展,对明清书

书画 史学 元代 书画史学 王恽 2025-06-05 16:42  6

严海建:学术价值的把握与史学论文的选题论证

学术写作是思想呈现的主要方式,在研究型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枢纽性地位。史学论文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史学论文写作即史学的专业训练,包括选题、资料搜集与整理、结构框架的布局、史料的分析解读等环节,史学论文写作是其终端,狭义的史学论文写作着重点在写作上,似乎

学术 论文 选题 史学 金陵大学 2025-05-25 08:27  10

杰弗 · 埃雷 | 从一个史学家看当代史学演变

本书是德国史权威杰弗•埃雷从个人治学经验出发,对四十年来西方史学研究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回顾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提出,二战后西方史学界经历了由社会史到文化史的巨大转变,但所谓“新文化史”却专注于文本分析和理论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各种现实问题,难以帮助人们克服

文艺复兴 史学 社会史 埃雷 杰弗 2025-05-23 07:20  9

文学是什么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在想,文学是什么,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很大、很难的命题,不是一句话能说得很清楚、把得住要点的话题。但是,我想到了一首诗,先跟大家分享一下。

文学 楚辞 闻一多 史学 高张 2025-05-23 07:10  8

2025书单 | 地图史学研究

地图是什么?根据我国权威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经过地图概括,用特定符号将地面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也就是说,地图是用符号法来表示地理环境中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空间分布的图形呈现方式。

研究 地图 史学 地图学 地图学史 2025-05-20 19:37  7

荐书丨《永恒与时间: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交响曲》

面对丸山真男这位带有多重意义的日本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作者尝试通过宏观的考察来找出贯穿丸山真男学术思想之路的核心脉络。作者认为,从其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方法来看,丸山的整个思想轨迹中都贯穿着关于“永恒与时间”的思考。“永恒”指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妥当

交响曲 荐书 史学 丸山真男 丸山真男思想 2025-05-20 02:55  9

司马迁:史学巨擘的坎坷人生与不朽贡献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谈学识渊博,对天文、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司马迁自幼便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司马迁还在牙牙学语时,父亲司马谈就常抱着他,指着家中悬挂的星图,讲述着天上星辰的故事,那浩瀚

坎坷人生 司马迁 史学 司马谈 史学巨擘 2025-05-16 2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