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创始人怒吼'我是老板'!3亿流量神话一夜崩塌?”
这句来自长沙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的一句脏话,让持续三天的"甲亢哥中国行"被推向热搜。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途经长沙,本想给当地地标打卡造势,没想到文和友创始人上演"德不配位"戏码——为抢C位怒怼其他网红,甚至变相威胁"去重庆找你"。
这句来自长沙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东华的一句脏话,让持续三天的"甲亢哥中国行"被推向热搜。美国网红"甲亢哥"直播途经长沙,本想给当地地标打卡造势,没想到文和友创始人上演"德不配位"戏码——为抢C位怒怼其他网红,甚至变相威胁"去重庆找你"。
一碗辣椒炒肉,一锅沸腾的烟火气,一群为生活奔波的“干饭人”,在兰湘子的第三届干饭节中,汇聚成一道温暖的城市风景线。
近日,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直播活动抵达长沙。这场携全球流量汹涌而至的欢乐之旅,本应展示长沙的城市文化与美景美食,但文和友作为长沙本地“网红”餐饮品牌,不仅没能吃到红利,反而意外“翻车”。
长沙街头飘着小龙虾的香辣气息,文和友海信广场店的霓虹灯依旧闪烁,但这两天店里员工怕是笑不出来。谁能想到,一个让座动作引发的连锁反应,竟让这家网红餐厅在大众点评上演了现实版"塌房"大戏。短短48小时涌入千条差评,评论区秒变大型行为艺术现场。
去费大厨炒辣椒取个号,等餐期间,喝着茶颜悦色、看芒果TV热播综艺《再见爱人4》打发时间,吃完饭,再带一份绝味鸭脖回家做宵夜。
我们从大量餐饮案例的实践中发现,“菜品、店面、服务”等硬件层面,各大餐饮品牌已很难形成显著的差异。弯道超车不如换道超车, 只有升级竞争维度, 从事实层面的“硬件之争”,进化到心智层面的“软件之争”,才能塑造餐饮品牌的差异化。
一年卖出500多万份,营收几亿元,费大厨凭借这道招牌菜,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赛道上成功出圈,成为各地的排队热门。在上海,费大厨开业仅20分钟,取号便达307位,排队队伍蜿蜒近百米;在北京,因排队时间过长登上热搜;在美食天堂广东,费大厨同样打破壁垒,在广州创下排队1
实际上,如今以“充值送”“特价菜”“价格回归”等各种名号玩营销的餐饮不少,有人想破了脑子,用尽各种办法,只为换得消费者一句“便宜”。
在深圳景田地铁口转角处,一家不足百平米的湘式小炒店每到午时便排起长队。操着东北口音的老板小郭,挥舞锅铲在烟火升腾的灶台前忙碌。当预制菜以标准化之名席卷餐饮业时,这位跨界创业者却用现炒的辣椒炒肉和一碗碗手工米粉,在深圳的钢铁森林中辟出一方"反工业化"的温情阵地。
3月10日,九毛九发布2024年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4财年收入约60.73亿元,较2023财年的59.86亿元有所增长;预计净利润将不少于0.5亿元,较2023财年的4.535亿元大幅下滑。
当一家店铺只卖一种商品,你会想到哪个品牌?喜家德还是费大厨?近年来,超级单品形式的特色店铺正以“少即是多”的颠覆性的逻辑重构商业生态,试图让消费者在细分需求中获得“被专属满足”的体验,并通过圈层文化符号的塑造,将产品转化为身份认同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