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细胞治疗政策,读懂肿瘤治疗新方向!
2025 年 1 月 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 号),在细胞治疗领域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
2025 年 1 月 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 号),在细胞治疗领域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
鼻咽癌是一种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和咽隐窝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属于高发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及复视等 ,其发病与感染、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关。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70%以上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区域晚期,治疗难度大。不过,近年来我国在鼻咽
近年来,大量遗传学和病理学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例如,CSF1R基因突变可导致一种致命的脑白质病(adult-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 and pigme
“咳嗽、胸痛、无法呼吸……我以为生命要走到尽头了。”42岁的古女士在病床上回忆道。与宫颈癌抗争的900多天里,她经历了两次手术、六次化疗、三次放疗,但肿瘤仍如“打地鼠”般反复复发转移。她的故事,是医学与癌细胞的拉锯战,更是对“规范治疗+精准干预”的深刻诠释。
“咳嗽、胸痛、无法呼吸……我以为生命要走到尽头了。”42岁的古女士在病床上回忆道。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很多人对它仍存在误解——“年轻女性不会得”“打疫苗就够了”“晚期才需要重视”。事实上,99.7%的宫颈癌与HPV感染相关,且近年来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令人震惊!但好消息是,它也是目前唯一可防可控的癌症!
2025年4月23日19:00-20:10,特邀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冯燕医生,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阳丹医生,遂宁市中心医院肠胃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甫根医生,做客TopMD直播间,给大家科普肿瘤术后&放化疗营养全攻略,解答您的困
赵女士的奶奶,一位73岁的老人,2022年10月因新冠后咳嗽查出右肺肿瘤,疑似肺癌。面对医生的住院建议,她却坚定地说:“我不治了,活到这岁数够了!”无论家人如何劝说,她拒绝手术、放化疗,甚至不愿做活检。一年多过去,肿瘤从38mm,全程不治疗,她的身体却意外平稳
手术 治疗 肺癌 放化疗 palliativemedicin 2025-04-20 20:29 7
吕先生,一位63岁的普通老人,2023年11月因一次感冒引发呼吸困难,意外揭开了肺癌晚期的残酷真相。从确诊到离世,仅短短一个月,他未接受任何治疗,带着乐观与家人告别。他的故事不仅让人唏嘘,更折射出肺癌晚期的凶险与治疗抉择的艰难。吕先生家人的遗憾与释然,触动无数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及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朱卫国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Histone H1 deamidation facilitates chromatin relaxation for DNA repair”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连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7日讯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治愈,以肺癌为例,Ⅰ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但是Ⅳ期就骤降至10%左右,早期肺癌可能仅需微创手术治疗,也可减少后续高昂的治疗费用
赵奶奶,73岁,家住江苏南京的一个老旧小区,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她身材瘦小,精神矍铄,平时爱种花、看书,偶尔和老姐妹们跳跳广场舞。2022年10月,赵奶奶感染新冠病毒后,咳嗽不止,还伴有低烧。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CT结果像晴天霹雳:右肺下叶发现一个38mm×
2018年7月,南京女孩徐茜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晚期,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后,她毅然选择了坦然面对现实,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赵洪云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发布研究成果,全球首个B7H3靶向抗体偶联药YL201治疗晚期实体瘤结果公布,该研究纳入了312名患者入组,结果显示YL201在小细胞肺癌、鼻咽癌、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都显示出显著疗效。
2016年,一则新闻震惊了医学界和公众视野——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女博士,学历出众、生活自律、洁身自好,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因宫颈癌不幸离世。
脑转移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中日益严峻的挑战。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约10%的NSCLC患者初诊时即存在脑转移,而26%~53%的患者在病程中进展为脑转移。NSCLC脑转移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NSCLC脑转移的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
PACIFIC研究证实同步放化疗(cCRT)后给予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长达12个月,是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cCRT结束后何时启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仍然未知。一项在日本16家医疗机构进行的II期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
在医疗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的伟大征程中,甘肃的医疗领域迎来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慧教授作为中肿第七批“组团式”援甘专家,自2025年3月起正式进驻甘肃医院,担任甘肃医院副院长,放疗科执行主任,开展医疗开展肺癌精准大分割同期放化疗新技术的
来自广西的65岁李阿姨,大约半年前,她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偶尔还伴随不规则的出血和轻微的下腹隐痛。起初,她以为只是年纪大了常见的小毛病,觉得这个问题太私密,羞于启齿,也不敢告诉家人,只是一味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