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抑郁药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伤企图或行为。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伤企图或行为。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022年3月的体检单上,我的肝功能指标全部飘红。医生盯着报告单皱眉:“你才28岁,肝脏怎么老化得像40岁?”我低头攥紧手里的药盒——舍曲林、劳拉西泮、米氮平,每天12粒精神类药物,我已经吃了三年。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脑成像,特别是背侧前扣带皮层的连接模式,可以帮助预测重度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反应。研究人员利用两项大型国际试验的数据,证明在临床信息中添加脑连接标记可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李婷(化名)第一次确诊抑郁症是在25岁。那时的她刚进入职场,连续加班三个月后,某天在会议室里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被同事送去了医院。医生开了抗抑郁药,叮嘱她按时吃,会好的。
药物缓解病痛,但它们也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它们有时会影响大脑、改变感知,有时则会给人们的身体染上奇异的颜色。
9年间,我试过所有能想到的办法:跑遍全国找名医、吃遍各种抗抑郁药、接受心理咨询……可痛苦却像影子一样甩不掉。每天早晨睁眼,第一个念头就是“活着真累”。我会因为菜里多放了一勺盐,担心全家中毒;看到新闻里的天灾,整夜失眠;甚至穿凉鞋出门,都怕被路边的狗咬伤。这种无
冰箱里结着厚厚的霜,手机屏幕在冷冻层亮起第23个未接来电时,我终于拔了电池。
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18-34岁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DD)检出率达7.4%。在符合MDD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即使获得优质专业医疗服务,仍有≥30%会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TRD)。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中西医结合治抑郁正是这个理!)
丹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与心源性猝死 (SCD) 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尤其是 30-79 岁的人。服用时间长达六年或更长时间的人风险最高,而年轻人群的关联性最强。
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以后我会对临床常用的精神科药物进行总结梳理,为大家一一科普,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用药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舍曲林!
工作强度看岗位,新闻部最忙天天赶稿子,综艺部轻松点但熬夜多,技术岗稳定但上升空间小。关键看个人兴趣和抗压能力,喜欢挑战的适合一线,求稳的选后勤岗。
根据2025年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综述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使用可能改善银屑病但会加重特应性皮炎。
一项新的 Cochrane 审查了 37 项试验和超过 12,000 名参与者,证实了它们比安慰剂更有效。然而,有一个问题:大多数研究只持续了几个月,没有解答关于长期效果的问题。虽然专家强调这些药物可以显著减轻焦虑,但他们也承认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尤其是针对患有
对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而言,抗抑郁药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一项重要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可有效治疗焦虑症,效果优于安慰剂。然而,长期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全面了解其影响,尤其是对患有多种疾病的人。
从年初自曝抑郁症的“长文屠榜”到解约风波的“热搜体质”,赵露思的2025年开局充满戏剧性。当甜宠剧女王的标签撞上“赛博病历”的争议,这位95花顶流如何以“黑红模式”改写内娱生存法则?她的故事,是真诚疗愈还是流量密码的升级迭代?
根据2025年Cochrane系统评价,抗抑郁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和可接受度呈现出高度一致和稳健的模式,其中抗抑郁药整体治疗GAD的有效率较安慰剂高41%。
阿戈美拉汀(acomelatine) 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其作用机制突破了传统单胺类递质系统,通过激活褪黑素受体(MT1和MT2)以及拮抗5-HT2c受体,在发挥抗抑郁疗效的同时兼具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该药对于抑郁症伴有失眠的患者具有促进睡眠和抗抑郁双重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答案探寻仍然是脑科学研究中最紧迫的目标之一。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激素产生、膜稳定性和信号传导。为了研究这一点,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荧光胆固醇探针(CNDs),用于追踪细胞膜内的胆固醇。一项新研究展示了CND探针如
一项新的动物研究表明,将抗抑郁药物靶向肠道细胞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而且对患者及其子代造成的认知、胃肠道和行为方面的副作用可能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