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一分鐘道德經0473:無有入無間

無有,幾乎沒有一切外在形式的客觀存在。很類似於,軀殼剝離德說法。這實際上很清楚地表明了上一句“天下之至柔”內在規定性。至柔——一直柔軟柔弱到基本上什麼外在形式也沒有的程度。顯然這包括兩種情況,一,客觀物質性/精神性存在,是所有在外指標無限趨近於零。二,生命存在

道德经 道生 至柔 道德經 無間 2025-05-14 20:08  10

一分鐘道德經0459:二生三

點,〇維度空間。如果點能夠在時間裏移動,而不是在空間裏移動,這樣的空間是不存在的,所以數學之空間維度是不存在這個時空的。數學只承認點在空間的運動,形成直線,就是一維空間。

太陽 空間 道德經 易經 數學 2025-04-19 16:56  9

一分鐘道德經0456:第四十一章改寫現代話

給我的AI說“翻譯一下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好滴,於是他推出了一堆看起來挺規範英語,他總是無法把古漢語改寫,理解成翻譯。翻譯是跨語種的通譯。把古漢語變成現代話,只能稱作改寫。我可是已經改過來好些時候了。記住,古漢語改寫成現代白話文,不能叫做翻譯。

中士 道德經 現代 漢語 看起來 2025-04-16 15:23  14

一分钟道德经0451:上德若谷;广德若缺;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三字經和四字經都是老子道德經真本。這裏顯示的是三組四字真經。一組講的是道,這組講的是的德。為了復原道德經真本真相真義,所以,直接修訂串行串崗德“大白若辱”→白道若如;還有“廣德若不足”→廣德所缺;又如“質直若渝”→“質德若渝”,理所當然,理直氣壯,誰也沒有二話

道德经 广德 東西 道德經 什麼東西 2025-04-11 14:44  13

一分鐘道德經0447: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人們為什麼會對同一個事物產生不同的認識?人的自身的客觀因素是主要的決定性的因素。人有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系統,不同個體能夠感知的範圍速度角度精度都是不一樣的,猶視力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人們看到的物體是不一樣的。一個優秀的畫家眼光就很敏銳,看到的形象和普通人是不一樣

人類 中士 道德經 聞道 中士聞道 2025-04-05 14:2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