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安吉白茶、都匀毛尖等等……4月中旬,各地头春茶已基本接近尾声,茶客们在新茶的饕餮盛宴中,尽情拥抱春天。绿茶一直都是每年新茶的头号主角。新绿茶有“脾气”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新茶的 “脾气”。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安吉白茶、都匀毛尖等等……4月中旬,各地头春茶已基本接近尾声,茶客们在新茶的饕餮盛宴中,尽情拥抱春天。绿茶一直都是每年新茶的头号主角。新绿茶有“脾气”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新茶的 “脾气”。
茶,当春乃发生。不同于其它茶类,绿茶属不发酵茶类。从茶树采下后,就马上杀青,保留了大量的天然物质,像大家都很熟悉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都颇高。
茶多酚是茶的宝藏成分,尤其在绿茶内含物中,称得上“骨干”。它“战力”爆表,抗氧化、抗菌消炎、抗辐射、降血脂等等都是它的基操。然鹅,对胃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咖啡碱呢,能提神醒脑,但也会促进胃酸分泌。
新茶就像一枚不谙世事、我行我素的“愣头青”,看似很清纯很天真,却也有棱角,尝新若贪鲜贪多,你的胃真有可能“闹脾气”!
西湖龙井
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一般每年的3月初就可以少量采摘,但上市量稀少,一般到3月中旬左右将集中供市。
自浙江的杭州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跳、灵隐一带,位于北纬30°;具有1200多年历史 。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说明龙井自唐朝就开始产茶。而以“龙井”称茶名始于宋朝,到清朝才真正扬名。
碧螺春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一般也是在3月采摘,而一般也在3月中旬左右供市,受气候影响也会提前也会退后。
产自江苏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上,地处北纬31°左右;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信阳毛尖
又称豫毛峰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清明至谷雨前后是信阳毛尖春茶旺季,信阳毛尖一般是在三月底四月初上市。
苏东坡曾说:“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太平猴魁
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一般在4月中旬上市。
产自安徽太平县猴村、猴岗和颜家三地,位于北纬30°~30°26′;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为尖茶之极品。
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
太平猴魁在绿茶中辨识度非常高。此茶制作工艺采用人工捏尖,成品茶叶长5-7cm,是一般绿茶的三倍长。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六安瓜片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六安瓜片一般在清明前后上市。
产自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的毗邻山区,位于北纬31°38′,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六安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明朝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
因茶叶形似瓜子而得名,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庐山云雾茶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庐山云雾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宋代,庐山名茶已成“贡茶”。庐山云雾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上市。
产于江西省九江地区,庐山风景区庐山北临长江,南临鄱阳湖,为北纬29°35′。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安吉白茶
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一般在三月底上市。
安吉白茶,虽然名字带“白”,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绿茶。称其“白茶”,是因为那被称为“白叶一号”的本地特产的树种。
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茶多酚占比10.7%,因此成品干茶冲泡后,口感鲜爽回甘,其“鲜”远胜其它茶品。
都匀毛尖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般在四月初上市。
都匀毛尖具有“外形紧细卷曲、毫毛均匀满布、色泽绿润,茶汤嫩黄绿明亮,香气嫩栗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味干甜,叶底嫩匀、黄绿明亮”的品质特点。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是贵州著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
怎么喝才“对胃”?
新茶伤胃?很可能是你喝茶“姿势”不对!要注意时间。空腹时,胃里本就空荡荡的,这时要是贪图一时爽快,大量饮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就会化身“小刺猬”,直接刺激胃黏膜,胃肯定hold不住。
饭后呢,也别急着喝茶,饭后马上喝茶,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也不利于消化。最佳的喝茶时间,是饭后 1~2 小时,这时胃里的食物已消化得差不多了,喝点茶,胃就没什么负担。
冲泡有讲究。
水温别太高,以85℃~90℃的水温冲泡为宜。水温过高,会加速茶中内含物的浸出。若没及时喝掉,茶汤容易变苦变涩,同时也会加大对胃的刺激力度。
冲泡的浓度也要控制好,不宜过浓,浓茶对胃的刺激更大。卫健委发布的“国家版减肥指南”中,也提倡喝“淡茶水”。一般来说,3~5 克茶,配150~200 毫升的水就可以了。
饮茶方式要正确。
别大口牛饮,应该小口慢啜,让茶汤在口腔中稍作停留,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再咽下。这是对茶的珍视与尊重,也能减轻对胃的刺激。而且,每天饮用量也要适度,一般以3~5杯(约1500~2000 毫升)为宜。
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
搭配茶点。胃不太好的人,可以在喝新茶时搭配一些像小饼干、坚果之类的茶点,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茶对胃的刺激。晚上尽量少喝。因为咖啡碱的提神作用可能会影响睡眠。睡不好也会间接影响胃健康。
新茶,是春天的礼物。有惊喜,也有小意外。不过,别慌!只要“姿势”正确,就能轻松拿捏——让味蕾嗨起来,胃也稳稳哒!
春茶季,你知道如何品饮普洱新茶吗?
中国是一个茶文化大国。种茶、喝茶的习惯可上溯到四千多年前,茶叶已是我们生活中的健康饮品,不仅解渴,还能缓解压力,为生活增添滋味。
但生活中也有茶友们,喝了新的生茶就出现胃不适、头晕等症状,这是为何?今天来了解下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身情况:
情况一,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了自身肠胃脆弱。
情况二,自身体质不好,病理原因造成慢性胃病或者肠道炎症。
情况三,平日就脾虚胃寒。
情况四,肠胃比较健康。
其次要知道新生普的茶性《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多数未发酵的茶,性偏寒。每年的普洱春茶,很多人都想一品春之味。但因没有正确认识新生茶的茶性,而导致饮用后身体不适。
一个新字透露出茶品所制成的时间短,很多物质还未来得及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无法降低它们对人体的刺激。所以新制成的普洱生茶,放置1个月左右饮用较佳。
而一款生茶从鲜叶到茶品,需要经过1个多月的时间,当茶品到达茶友手中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转变。此时茶品中的多酚类、茶多糖等物质,逐渐趋于稳定,没有刚刚制成时那么性子烈。
新制成的普洱春茶,茶性比较寒,若是没有掌握好,你的胃就会控诉。很多人都追求一个新,而且还是浓烈的新,在冲泡普洱新生茶时,喜欢放很多茶叶,重闷,然后品饮。
这样的方式一是不利于去慢慢体会茶品中的春韵,二是不利于肠胃健康,所以,在冲泡新制成的普洱春茶时,切忌投茶过多和闷泡时间很长。新制成的普洱春茶,需要遵循它的性子,才能品尝到一杯蕴含春天味道的茶汤。
到底如何喝呢?
首先要记住”四不“不空腹喝茶、不喝冷茶、不喝浓茶、不在睡前喝。然后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普洱茶,不以“新”为选择标准,要以“优质”为标准;而优质包括原料优质、工艺精湛。
普洱生茶多种多样,仅仅是古六大茶山就有千番味,再加上易武味,勐海味,普洱味,临沧味;茶品琳琅满目,挑选春茶时,也需要在了解普洱茶的基础上,到信誉较好的商家或者自己信任的商家进行选购。
普洱新生茶除了品饮,还可经过恰当存储后,发现普洱茶在时光中的神奇变化,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要想品尝普洱新生茶的春韵,又不伤害身体,需谨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空腹喝茶;与睡觉时间拉开时间差距。掌握这些招数,就可以放心的喝春茶品春韵啦!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
来源:泽青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