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校报的几个小故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15:34 3

摘要:1998年秋,新校长任职。其中一个施政措施,就是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校报。对于我而言,一切从零开始,以前虽然也有创办《新世纪先驱报》的经验,毕竟那是组织了十几个学生的地理手抄报。

这个回忆录,今天就要杀青了。再讲一点与校报《淯花》的小故事。

1998年秋,新校长任职。其中一个施政措施,就是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校报。对于我而言,一切从零开始,以前虽然也有创办《新世纪先驱报》的经验,毕竟那是组织了十几个学生的地理手抄报。

所以我暗下决心,决不能只把它办成一张作文报。大学时读《蔡元培传》,我就接受了先生“兼容并包”的思想。高中时也学过“海纳百川”,小时候父亲也给我反复教诲,“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切的素养,使我从一开始,就立定了方向。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很多人,就是心胸和气量不够,也可以说是见识胆魄不足,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对于自己认知和情绪以外的东西,全部拒绝接受,以至于自己的路越走越窄,陷入死胡同。

秋季开学,学校六层单元楼落成,成为城区南部一道靓丽风景。那时才有玻璃幕墙,校长又建立了三层水冲厕所,就是要分三步走,努力打造南阳市窗口学校。我收集素材,一篇《陕山馆:再不是旧模样》的通讯报道,一炮而红。

后来摸索着写学校新闻,很快成为固定栏目,叫做《新闻八则》。老师和学生们争相传阅,为学校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大家干劲十足,以校为荣,暗合了新校长学校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思想。也许是刚刚开始,学校从山东购买了一批麦特电脑,组建了全县第一家电脑教室。我在写新闻时,少了一个零,闹了笑话。然后,每次我都事前到各处,向分管领导征集。

后来,教育局下面的中心校领导,打电话让我送报,他可以去南阳送到《作文指导报》社。那个年代,我们学校发稿量一直位于全市榜首,能够媲美的也只有唐河县。在我校《淯花》的带动下,全县中小学,纷纷都有了自己学校的作文报。一时盛况空前,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每一年中考,我们学校语文成绩也是位列前茅。

记得有两年,我们学校连获县中考状元称号。我们几位老师,不辞劳苦,下乡几十里,骑车去采访,受到家人隆重的接待,为学校宣传赢得了声誉。再后来,我又探索开发了《状元访谈录》,以期中期末考试为准,主要是中三毕业班(不重复),周末引领淯花社小记者到家采访,回来我再加工报道。《他走进清华园》《走近方瑞》等,都是精品打造。后来不断有老师在省市比赛获奖,我又即时推出《名师访谈》。只可惜,后来换了主编,我调任《家长报》主编。

因为南阳《作文指导报》学生习作发表,辅导老师都有证书,所以语文老师热情高涨。后来晋升职称,还需要小论文。不是语文老师,不管是哪个同志,只要和我打个招呼,我都会给他们署名。还有不少同学朋友,请我写一篇论文,再忙再累也会帮助。自己能晋不能,看见大家晋升成功,我都感到莫大的高兴。

我还把校报送到广电局,新闻八则的不少稿件,被县广播电台录用,至今家里还有2元一张张的稿费条。

六年的办报主编生活,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文字功夫质的升迁,也让我认识了社会,变得更加坚韧顽强。新校长调任的那一年,举办了元旦教职员工晚会。我和学生江琼合作的相声节目,原创稿也见报了。探索前进,永不止步。

多年以后,我一视同仁,博采众长,班上一名坐后排叫李云的学生来看我,她说同学们都佩服小鹤老师的师德人品。好几次口腔溃疡重感冒,还在给他们上课。李云就是真诚善良,文笔朴实,后来上了南阳技校,南下广东打工落户了。一直保持在学校书信联系的习惯好多年。

当然,初三同学压力更大,悲观迷茫,因为淯花的信任,给我写纸条,我都是逢人就回。有一个女孩叫陈要,就是在我的鼓励下,考上了县中。

淯花的故事说不完,开遍白河两岸。二年级谈老师邀请我到班指导,反响强烈。后来中三各班,都邀请我去演讲,我都当仁不让。有一年杨老师班上学生抢团谈恋爱,我去了一次就解决了问题。

六年时光荏苒,几年老教师好心劝我,小鹤,你亲自写,不累吗?把学生作文编好,已经很不错了。是的,八版,我主笔的大概占一版。所以也有人说风凉话,快成小鹤报了!不管怎样,四十出头,头发花白,稀落掉发,我初心不改。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秉持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率先垂范,就一定能带领校报走向成功!

来源:鹤家三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