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耳鸣没救了?牢记2味药,补肾通肝,不管新鸣久响,立见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6:12 4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叮——”“嗡嗡嗡——”,你是不是也常被这些“空耳”折磨?有时候是在夜深人静时响起,有时候刚躺下就开始“演奏”,有时候甚至白天干活也不消停。一问医生:检查没问题听力也还行!但你就是觉得耳朵里有声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耳鸣嘛!

更惨的是,耳鸣久了,听力也跟着“掉线”,变耳聋了!很多人一听“耳鸣耳聋”,就觉得完了,药也吃了、检查也做了,就是治不好

我这几十年行医下来,见过太多被耳聋耳鸣折磨得睡不好、吃不香、心烦气躁的患者。可别小看耳鸣,它不只是个“声音问题”,背后很可能是肾虚、肝火、气血不调这三大“幕后黑手”在作怪。

而今天,我就要告诉你——两味药,补肾通肝,调理得当,不管新耳鸣、老耳鸣,轻耳聋、重耳聋,真的有一套!

先来说说这两味药,咱们别卖关子。一个是熟地黄,一个是柴胡!

你可能会说,这俩药好像不搭边啊?一个是滋补的,一个是疏泄的,怎么可能凑一块儿治耳鸣耳聋?嘿!这就是中医的妙处——补中有泻,泻中有补,阴阳调和,才是根本。

我先带你破一下案,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看这耳鸣耳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耳为肾之窍,肝开窍于耳,心肾失交,耳鸣耳聋自然来。

中医讲,“耳为肾之窍”,就是说耳朵跟肾的关系最密切。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肾气虚衰则耳聋耳鸣。而肝主疏泄,肝火上炎、气机不畅,也会“扰上清窍”,引发耳鸣。

你是不是常听人说“火气大”?动不动就发火、急躁、上火牙疼?这些人耳鸣多半是肝火上扰型的,耳朵里跟打雷似的嗡嗡响,尤其在情绪不稳定时更明显。

而有些人年纪大了,或者身体虚,耳鸣是“呜呜呜”的低频声,就像老风扇转的声音,甚至听力下降,那就是典型的肾精亏虚型了。

我给你讲个我亲手诊治的例子:

李大爷,67岁,深圳人,退休后搬到东北和儿子住。没几年就开始耳鸣,越到冬天越严重。东北冬天冷,阳气不足,肾又是属水的,在寒冷的环境下更容易虚。李大爷白天耳鸣还能忍,到了晚上就像火车进站,呼呼响,睡也睡不好,精神也一天比一天差。

我一望、二问、三切脉,断定他是典型的“肾虚夹肝郁”,于是我用了熟地黄补肾填精,柴胡疏肝理气,再配合一点丹参活血、泽泻利湿,三周后,李大爷跟我说:“医生啊!我这耳朵像是通了气,安静了好多!”

熟地黄,肾精之母,耳鸣耳聋的“定海神针”!

这味药,你可能没少听说。它是八珍汤、六味地黄丸里的主角,味甘性温,归肝肾经,最擅长滋阴补血、养肝益肾。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熟地黄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神经系统,对神经性耳鸣、老年性耳聋有明显辅助作用。

我常说,耳鸣耳聋其实是肾的“报警器”。肾精一亏,耳朵就先出问题。熟地就是“补充燃料”的角色,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柴胡,疏肝解郁,肝火之敌,耳鸣的“灭音器”!

很多人耳鸣是因为压力大、情绪差、肝气郁结。你看现在城市里,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一样不让人心烦?一烦,肝气就不舒,肝火一上来,耳朵嗡嗡作响,甚至头胀、眼花、口干。

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胆经能疏肝解郁、升阳举陷、调和营卫,尤其适合那种“情绪型耳鸣”。

而且现代研究发现,柴胡还有抗抑郁、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这不就是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药嘛!

你可能会问:那我自己去药店买熟地和柴胡泡水喝行不行?

我得提醒你,中药不是菜市场挑菜,得辩证用药!熟地黄偏温补,柴胡偏疏泄,搭配得当是良方,搭配错误是负担。比如:

肝火旺盛但肾不虚的人,不能猛补熟地;

肾虚怕寒的人,柴胡过多反而伤阳;

有痰湿、脾虚的人,熟地容易滋腻,湿气更重。

用药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我这里讲的是方法,是方向,不是“通用秘方”,切记!

咱们再从人文地理上说说为啥南北人耳鸣耳聋表现还真不一样。

南方湿热气候,湿气重、肝火旺,耳鸣多为“火音”——高频尖锐,白天严重,情绪一上来就爆响。

而北方寒冷干燥,阳气不足,肾虚更普遍,耳鸣多为“虚音”——低频沉闷,晚上加重,伴随听力下降。

南方人疏肝为主,北方人补肾为要。而这两味药——熟地黄与柴胡,恰好分别照顾到了南北。

历史上也有记载: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耳鸣者,多由虚火,肾水不足而生。”他主张用滋肾之法治疗耳鸣。而清代名医叶天士也提到:“肝火扰耳,宜清肝泻火。”你看,古人早就把这“耳中妙音”的根源理得明明白白。

很多人问我:那我平时除了吃药,还能做点啥让耳鸣好转?

嘿,有!而且简单有效:

每天揉耳廓、拉耳垂,活血通络;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养肾为上;

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枣,补肾有奇效;

保持好心情、少生气,肝气顺了,耳鸣自然少;

少戴耳机、大音量播放,保护听力,远离伤害。

总结一句话:耳鸣耳聋,不是“不治之症”,但治需对法、调需得法!

别再迷信什么“某某神器”、“神药包治”,也别被“听力下降=老化”吓住。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要找到你是哪一型耳鸣,配上对的药、对的方法,调理三五个月,“嗡嗡”变“宁静”,不是梦。

那你呢?你是肝火旺的“爆响型”,还是肾虚重的“沉闷型”?你有没有试过补肾通肝的方法?评论区聊聊,我来帮你分析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刘颖, 张涛, 等. 熟地黄对老年性耳聋模型大鼠听力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24, 49(3): 656-660.

[2]赵红梅, 周明, 李晓光.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耳鸣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23, 15(12): 102-105.

[3]王小军. 中医耳鸣辨证分型及治疗探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 34(2): 88-9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宝宝健康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