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6日,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迎来了一场深度文化盛宴。云梦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何建军以“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见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题,通过详实的史料分析与生动的案例解读,为现场400余名观众及逾50万线上观众展开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法治溯源之旅
4月26日,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迎来了一场深度文化盛宴。云梦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何建军以“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见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题,通过详实的史料分析与生动的案例解读,为现场400余名观众及逾50万线上观众展开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法治溯源之旅。
讲座主要从出土概况
法律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中华法治文明的历史瑰宝,承载着中华法系的深厚智慧。何建军通过历史影像和考古资料,向观众展示了1975年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历程。他重点阐释了1155枚秦简中《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封诊式》等律令文献的历史价值,强调其作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成文法典的里程碑意义。
结合《仓律》《金布律》等条文,何建军深入剖析秦代“治道运行,皆有法式”的治理逻辑。通过“盗采桑叶案”等具体案例,展现秦律覆盖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的完备体系,详解其文书程式、证据规则、责任认定等制度设计中蕴含的“程序法定”“权责统一”等先进理念,印证中华法治文明早在两千年前已形成严密规范。
这次讲座以创新的视听表达,成功激发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让沉睡千年的简牍焕发新生,更在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