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谷道场这个曾经轰动方便面行业的“非油炸神话”,从巅峰跌落!谁能想到,这个号称要革方便面命的品牌,三年后就沦落到债主堵门、车间停工的境地,老板王中旺一把野火烧掉二十亿:五谷道场老板如何用野心玩死自己?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五谷道场这个曾经轰动方便面行业的“非油炸神话”,从巅峰跌落!谁能想到,这个号称要革方便面命的品牌,三年后就沦落到债主堵门、车间停工的境地,老板王中旺一把野火烧掉二十亿:五谷道场老板如何用野心玩死自己?
2005年,央视黄金时段突然蹦出一支黑白广告:陈宝国穿着长衫,把一碗油炸方便面推到一边,冷冷甩出一句"我不吃油炸食品"。
这支广告像颗炸弹炸开了方便面江湖,五谷道场带着"非油炸更健康"的旗号横空出世,短短两年就冲上年销20亿的巅峰。
当时方便面市场被康师傅、统一两大巨头把持,合计市占率超过70%,行业默认的规则是:方便面必须是油炸的,直到河北商人王中旺带着他的"五谷道场"横空出世。
王中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原本是华龙集团,也就是今麦郎前身的代理商,靠着在西北市场打拼赚到第一桶金,2004年自立门户时,他做了个大胆决定——赌上全部身家研发非油炸方便面。
这个选择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疯了,因为当时国内根本没有成熟的生产线,连日本日清公司的非油炸技术都还在试验阶段,但王中旺硬是砸了1.6亿建厂。
2005年11月,五谷道场带着"非油炸更健康"的广告语杀入市场,最经典的广告画面是陈宝国一把推开油炸方便面,说出那句:"我不吃油炸食品!"这相当于直接掀了整个行业的桌子。
火箭般的崛起速度,当时的方便面市场是康师傅和统一的二人转,两家占着七成江山玩得不亦乐乎,王中旺这个搅局者可不按套路出牌,他敏锐抓住了都市白领的"健康焦虑症"。
当其他品牌还在比谁家面饼更大、调料包更多时,五谷道场直接掀桌子:"油炸致癌!"这招釜底抽薪狠到什么程度?就像在火锅店门口喊"地沟油",直接动摇了整个行业的根基。
效果立竿见影,2006年销售额突破10亿,2007年冲到20亿巅峰,全国铺开18条生产线,当时超市货架上,五谷道场的紫色包装格外显眼,价格比普通方便面贵50%,却依然卖到断货。
王中旺开始疯狂扩张,他计划投资18亿在全国建38条生产线,要把产能做到日产1000万包,这相当于当时康师傅三分之一的产能规模。
王中旺的打法堪称野蛮:他给经销商开出了"卖不掉全退款"的军令状,把业务员的提成拉高到行业三倍,广告费像不要钱似的往央视砸。
最疯狂的时候,全国同时开工38条生产线,华北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十辆货车里八辆拉着五谷道场的紫色包装箱,2006年北京市场单月销售额破亿,经销商挤破头要代理权,这场景堪比当年抢购苹果手机。
但这个草根出身的老板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在廊坊总部,他耗资18亿建起堪比迪士尼的产业园,里面假山瀑布、珍稀树木一应俱全。
更夸张的是花3个亿拍下央视广告标王,这笔钱足够买下当时北京三环内两栋写字楼,这些疯狂举动,已经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要求经销商必须现金提货,这在当时普遍赊销的行业里堪称异类,但危机就藏在繁荣之下,有老员工回忆,当时公司每天进账500万,但花钱如流水。
央视广告费每年8000万,北京总部租下整栋写字楼,高管们人手一辆奥迪A6,王中旺甚至在老家邢台建了个堪比皇宫的私人会所,装修极尽奢华。
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底,先是媒体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接着是工资延迟发放,到2008年,五谷道场负债高达6亿,北京房山基地被法院查封,曾经门庭若市的厂房,转眼变成讨债者聚集地。
危机来得比想象中更快,2007年春节刚过,湖南经销商老李就发现不对劲:仓库里堆满了过期三个月的存货,公司答应的促销费迟迟不到账。
很快,这种恐慌像瘟疫般蔓延全国,原来五谷道场玩的是"十个锅九个盖"的把戏,用新经销商的货款补旧账,资金链绷得比吉他弦还紧。
王中旺这时候反而变本加厉,他同时启动八条新生产线,进军完全不熟悉的挂面、矿泉水领域,甚至扬言要打造"中国健康食品帝国",最魔幻的是在资金链即将断裂时,他还在三亚包下整座五星级酒店开经销商大会,现场抽奖送的是宝马轿车。
三年崩盘的致命陷阱,这就像赌徒输红眼时押上全部身家,结果把最后的本钱也赔个精光。2008年金融危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银行集体抽贷,供应商围堵工厂,员工工资拖欠半年。
曾经车水马龙的生产基地,如今只剩野狗在空厂房里乱窜,最讽刺的是,当法院查封设备时,流水线上还挂着没包装完的"非油炸健康面"。
复盘这场崩塌,有几个关键雷区,广告费吃掉利润,巅峰时期广告投入占销售额40%,而行业平均不到15%,相当于每卖10块钱,4块钱拿去打广告。
现金牛变吸血兽,要求经销商现款现货,导致渠道费用激增,为完成业绩,很多业务员自己垫钱囤货,形成恶性循环。
产品存在硬伤,非油炸面饼需要沸水冲泡8分钟,而传统方便面只需3分钟,很多消费者尝鲜后不再复购,来自对手围剿,康师傅推出"珍品鲜汤"系列反击,统一则在渠道端封杀。
有经销商透露,当时谁敢卖五谷道场,就取消康师傅的代理权,最致命的是资金链断裂,2007年央行6次加息,银行收紧贷款,王中旺拿着厂房设备去抵押,却发现这些专用设备根本卖不掉,就像突然被抽掉底座的积木塔,整个商业帝国瞬间垮塌。
这个案例堪称中国快消品史上的经典教材,从商业逻辑的深度解剖,暴露了几个关键问题,伪需求陷阱"非油炸更健康"看似抓住了消费升级趋势,实则误判市场。
当时方便面主力消费群体是农民工、学生等,他们更在乎价格和便捷性,就像在工地卖有机蔬菜,定位出现根本错位。
方便面行业周转率极高,快消品慢不得,平均库存周期21天,但五谷道场从立项到上市用了2年,错过最佳窗口期,等巨头反应过来时,已无还手之力。
企业账面利润和现金流是两码事,五谷道场20亿销售额中,有近5亿是应收账款,现金流管理致命伤,这就像打工族每月工资2万,但老板总拖欠,实际可支配收入为零。
生产线从18条扩张到38条的计划,完全违背边际效应规律,每新增一条线,固定成本增加30%,但销售网络无法同步扩张,规模经济的反噬,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50%。
五谷道场的陨落引发连锁反应,2009年中粮集团1亿接盘,但终究没能挽回颓势,这个案例给行业震动与启示留下深刻印记。
复盘这场商战,王中旺至少犯了七个致命错误,首当其冲的是对"健康"概念的误判:非油炸方便面确实少了点油,但本质上还是高盐高添加的速食品。
消费者很快发现,所谓健康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这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在渠道管理上更是灾难级操作,为冲销量,给经销商疯狂压货,导致市面上出现过期面比新鲜面还多的奇观。
有东北经销商哭诉,他仓库里堆的价值百万的货,最后只能论斤卖给养猪场,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彻底透支了渠道信任。
最要命的是现金流管理,王中旺把融来的钱全砸在面子工程上,那个豪华产业园直到破产都没完全投入使用,有财务总监透露,公司鼎盛时期账上现金从没超过5000万,却敢接上亿的广告单子,这就像月薪五千的小白领刷爆信用卡买爱马仕,结局早已注定。
健康概念需要土壤,日清的非油炸技术在日本成功,是因为有成熟的便利店体系和消费习惯支撑,直到2015年后,中国健康食品市场才真正爆发。
当年王中旺若接受统一集团的收购,或许能避免崩盘,但资本介入往往伴随对赌协议,可能加速死亡,快消品本质是渠道战争,康师傅巅峰时期有超过8000家经销商,这是五谷道场永远无法企及的护城河。
五谷道场的案例给创业者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它证明了细分市场不是万灵药,健康赛道需要真正的产品革命,而不是包装概念,就像元气森林后来用赤藓糖醇真做到了无糖,而五谷道场只是把油炸锅换成了烘干机。
中粮2019年重启这个品牌时学聪明了,新产品线加入冻干蔬菜、低钠汤包,线下专攻高端商超,线上玩直播带货,虽然再也回不到巅峰,但总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品牌涅槃需要的是基因重组,而不是简单复刻。
当今方便食品市场更是修罗场,拉面说、空刻意面用真材实料抢市场,连康师傅都出了鲜熟面系列,在这个消费者用舌头投票的时代,仅靠营销噱头就想割韭菜,恐怕连三个月都撑不住。
商业的本质终究是产品说话,任何违背常识的野蛮生长,终将被规律反噬,看着现在超市货架上那些包装花哨的方便食品,总会想起当年紫色包装的五谷道场。
它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夜空,提醒着每个创业者:野心能带你冲上云霄,但只有敬畏之心才能让你平安着陆,商业世界里,有时候克制比勇气更难能可贵。
如今回头看,王中旺的悲剧在于过早点燃了健康方便面的火种,却没准备好足够的柴火,就像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却败给了电网建设。
这个河北农村走出来的狠人,硬是把自己亲手点燃的这把火,烧成了埋葬自己的火葬场,五谷道场用血淋淋的教训,为中国企业上了价值20亿的实战MBA课程。
新浪财经——五谷道场衰败史:曾年入20亿却被1亿贱卖,今希望被挂面第一股盘活 2020-07-28
中国质量万里行——又一方便面巨头陨落:从20亿巅峰到低谷,只因为老板“太膨胀”? 2020-04-05
新浪财经——国产食品巨头的没落,从巅峰20亿到3年干破产,凭野心搞垮自己 2024-8-15
每日经济新闻——中粮甩“包袱”逾7000万“叫卖”五谷道场品牌运营方 2017-01-12
南财快讯——五谷道场上半年营收下滑 2024-07-17
来源:珠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