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志里的立夏,古韵新风中的岁时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10:28 3

摘要: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立,建始也”,并曰:“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世间万物到立夏这个时候都会长大。

光绪《鄞县志》立夏食“脚骨笋”的记载(市方志办提供)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立,建始也”,并曰:“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世间万物到立夏这个时候都会长大。

在宁波地方志中,这一节气被赋予鲜明的地域特色。

立夏节,旧时为宁波一年四大节之一,标志着“农事转忙(更利作物生长)、天时转热(东南风渐盛,气候湿润多雨)”。因此,有农谚说“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此时宁波平原早稻插秧基本完成,沿海渔民开始张网捕“立夏虾”。

旧时宁波府城内外,立夏既是农事节点,更沉淀为融合自然崇拜与生活美学的民俗体系。

据嘉靖《宁波府志》卷四“分野 形胜 风俗”附“岁时节物”记载,“五县(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立夏习俗“皆同”,其中立夏“炊五色米为立夏饭”。

民国《鄞县通志》亦载立夏“以赤小豆和米煮立夏饭”。“五色米饭”据说是粳米与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合煮成之。现在演变成倭豆(即蚕豆)糯米饭。

雍正《慈溪县志》“炊五色米为立夏饭”的记载(市方志办提供)

当时吃的目的是增加营养。立夏有称(同“秤”,下同)人的习俗,这正是古人提倡强身的寓意。据《时事公报》载,宁波立夏节举行称人活动,1400余人参加,分为过重、过轻、合格。对于家长来说,称人是对谁家孩子养得壮的评判。有的还举办体格比赛。

清顾禄《清嘉录》载,“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古时尚未有今日之体重秤,需要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则坐在箩筐内秤体重。

立夏吃蛋,也是这一节气重要的习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是说立夏时吃蛋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疰夏。胸前挂上蛋的孩子们还会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玩“斗蛋”,破者输,存者为“蛋王”。

这一天,宁波习俗还要吃“脚骨笋”。光绪《鄞县志》卷二“岁时”载:用樱笋荐先祖,笋截三四寸许,或谓之脚骨笋。据说,吃了能“脚骨健”。再就是吃软菜(君踏菜),据说吃了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立夏食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春夏之交,人们惜春饯春,迎夏尝新,用新鲜的时令蔬菜水果满足口腹之欲。同时,又为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做准备,“以形补形”,养精蓄锐,希望可以平安度过炎夏。

如今,这些承载农耕智慧的习俗,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立夏饭”、乌饭麻糍登上电商平台;部分社区尝试用电子秤和健康咨询,重新诠释“防疰夏”习俗;“斗蛋”游戏通过短视频传播,成为年轻人体验非遗的新方式。

“传统通过创造性转化焕发生机,这正是节气智慧的当代生命力。”市方志办研究人员表示。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高曙明 王莹

编辑 竺甜甜

来源:甬派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