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方文史研究中的朴实与“虚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11:01 2

摘要:近期央视两次制作播放关于东海尹湾汉墓——“简牍探中华”系列片、“探索发现”三集专题片。央视如此规模大制作聚焦,可见东海尹湾汉墓的重大价值。

近期央视两次制作播放关于东海尹湾汉墓——“简牍探中华”系列片、“探索发现”三集专题片。央视如此规模大制作聚焦,可见东海尹湾汉墓的重大价值。

五一期间,东海水晶博物馆门尹湾汉墓文物展览的宣传板,做得很低调。

6号墓主师饶去世大约在公元前10年,以此为墓群大致时间,迄今超过2000年。宣传板上只说是“千年”,作为模糊虚数,大致不错,但没有准确表达出历史悠久和文化内涵。当然,这些体现了东海文史研究的质朴无华与低调宽容。

与之相反,海州文史研究与宣传则大不相同,凡是能沾边的一定会想办法沾边,凡是能拉长的时间线一定要拉长。比如:海州古城的历史,古志均记载始建于公元512年,满打满算1513年,但海州许多文史专家撰文都说是历史2000多年,甚至官方文章也这么说。

秦汉三国两晋时期是没有什么所谓海州古城的。如果制作将军崖岩画的氏族人办公室也能算上的话,那海州古城就是4000-7000年的历史了。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明了海州文史研究与宣传中的水分太大,他们的文章最多相信三分,这已是许多读者的共识。那些作者大概就是朱自清先生说的“扬虚子”那一类人吧。

同属于连云港地区,一地朴实,一地“虚子”,或许因为文化传承不同吧。

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呢?

来源:基础教育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