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核心要素。然而,其法律属性的模糊性与交易规则的复杂性,既是机遇的载体,也是风险的源头。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数据资产的合法流通与价值转化,已成为企业乃至个人必须直面的课题。
首席数据官高鹏律师团队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核心要素。然而,其法律属性的模糊性与交易规则的复杂性,既是机遇的载体,也是风险的源头。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数据资产的合法流通与价值转化,已成为企业乃至个人必须直面的课题。
一、数据资产的法律属性:从“权属混沌”到“权益分置”
数据资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无法简单套用传统物权或知识产权规则。根据现行法律及学界观点,数据资产的法律属性呈现三重特征:
1. 权益分层性
数据资产涉及多方权益主体,例如:个人对原始数据的知情权与控制权、企业对加工数据的财产性权益、公共机构对重要数据的监管权。这种分层性意味着单一“所有权”概念难以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需通过“权益分置”机制(如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分离)实现权责平衡。
2. 动态附属性
数据价值随应用场景变化而波动。例如,某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既可用于优化内部运营(作为无形资产),也可加工为行业分析报告对外交易(作为存货)。这种动态属性要求法律界定需兼顾数据形态的流动性与使用目的的正当性。
3. 安全依赖性
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高度依赖安全性。《数据安全法》将安全合规作为数据流通的前提,例如:涉及个人信息的交易需完成匿名化处理且不可复原,重要数据跨境传输需通过国家安全评估。
二、数据资产交易规则的核心逻辑:以合规为基石的商业创新
数据交易的本质是权益的有限让渡,而非物理空间的完全转移。交易规则的构建需围绕以下维度展开:
1. 权属的合法性锚定
来源审查:交易标的须排除非法数据(如未脱敏的个人信息、国家核心数据)。例如,某企业拟交易的交通流量数据若包含车辆轨迹信息,需剥离个人标识符并取得公共机构授权。
授权链条闭合:从数据采集、加工到交易,需形成完整的权利证明链条。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定数据采集的“知情-同意”记录,或留存第三方数据采购协议。
2. 合规的场景化约束
使用目的限定:交易合同中需明确数据使用范围、禁止转售条款及销毁义务。例如,某金融机构购买的企业信用数据仅限用于风控建模,不得用于精准营销。
动态风险评估:数据使用场景变化(如从内部管理转为对外提供)需触发合规再审查,避免“一次授权,终身免责”的法律误区。
3. 价值的市场化定价
评估标准缺位下的替代方案:在缺乏统一估值模型时,可结合数据稀缺性、应用收益分成比例、替代成本等要素综合定价。例如,某地数据交易所对公共数据产品采用“成本+收益法”确定基准价格,再通过竞价机制形成市场价。
会计入表的合规衔接:2024年施行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暂行规定》要求将数据资产分类为“无形资产”或“存货”,并披露安全保护措施及权利受限情况。这意味着一份合规的资产评估报告需同步满足法律确权与财务准则的双重要求。
三、潜在风险:从“权属争议”到“系统性失控”
数据交易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是法律风险的聚合体。以下三类风险尤为突出:
1. 权属争议的连锁效应
企业若对交易数据权属界定不清(如未区分原始数据与衍生数据),可能面临“一数多卖”引发的违约索赔,或个人信息主体主张权益受损的集体诉讼。例如,某平台将用户生成内容加工为数据产品出售,可能因未明确用户贡献度分配规则而触发侵权纠纷。
2. 合规漏洞的放大效应
一项微小的程序瑕疵(如未对数据接收方实施安全能力审计)可能导致数据泄露,进而引发行政处罚(最高可达上年度营业额5%)乃至刑事责任。2023年某电商平台因未对合作方数据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导致百万条用户信息流入黑产市场,最终被处以千万级罚款。
3. 市场波动的传导效应
数据资产价值易受政策调整、技术迭代影响。例如,某自动驾驶企业高价购入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可能因法规限制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范围而大幅贬值。若交易合同未设置价格调整或退出机制,买方将独自承担市场风险。
四、合规路径:以“专业协同”实现风险可控的价值释放
面对数据资产的法律复杂性,仅凭商业直觉或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合规与效益的平衡。以下路径可供参考:
1. 确权先行
通过数据登记、权益分割协议等方式固化权属,例如参照深圳数据交易所“五步确权法”(数据来源合法性审查-加工过程追溯-权益分配约定-安全评估-登记公示)。
2. 分类分级管理
依据《数据安全法》建立数据资产清单,区分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并匹配差异化的存储、传输与使用规则。例如,公共数据运营需排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地理信息或人口健康数据。
3. 第三方赋能
引入专业机构开展合规审计与风险评估,例如:
法律层面:审查数据授权链条的完整性,设计交易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与争议解决机制;
技术层面:部署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等技术工具,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流转。
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本质是一场法律规则与技术创新的共舞。从权属界定到交易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暗含法律风险的“暗礁”,但也孕育着合规创新的“蓝海”。对于企业而言,构建“法律-技术-商业”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不仅是应对监管的必然选择,更是抢占数据要素市场化先机的关键筹码。而这一体系的搭建,往往需要深度融合法律逻辑与商业智慧的专业力量——正如精密钟表的运转,离不开每一个齿轮的严丝合缝。
来源:关注中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