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赤水河流域保护项目建议书初稿完成,获1.5亿美元贷款支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21:31 3

摘要:日前,由古蔺县牵头编制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建议书》初稿正式编制完成,标志着由亚洲开发银行(ADB)提供的1.5亿美元贷款使用有了更明确的项目支撑和载体。

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日前,由古蔺县牵头编制的《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建议书》初稿正式编制完成,标志着由亚洲开发银行(ADB)提供的1.5亿美元贷款使用有了更明确的项目支撑和载体。

去年1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泸州市政府牵头,以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向亚洲开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后者组织专业团队对申请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后,决定对该项目授信1.5亿美元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是四川省首个县级政府层面接受国外资金贷款项目。

解决资金难题后,古蔺县启动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建议书》编制。

记者注意到,该项目涉及赤水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赤水河流域自然森林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黄荆老林生态旅游设施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产业道路、机构能力建设与课题研究等方面。

古蔺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上述建议书,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总计预算资金超24亿元。古蔺县位于赤水河流域核心区,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的关键节点,也是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别合作伙伴战略2021-2025》中“促进绿色增长和区域合作”的重点支持区域。

促进生态补偿合作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泸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将科学界定保护者与受益者的权利义务,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

根据项目规划,古蔺县还将开展脱贫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脱贫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

“古蔺县将通过研究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评估与建设等,科学量化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碳汇、生物多样性信用市场化流通,以促进流域内的生态补偿机制落地,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激活县域内的生态资源经济价值,助力乌蒙山区绿色产业转型。”古蔺县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