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跑步游泳都输了!它才是真正的延寿运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09:48 1

摘要:这两项运动声誉在外,被誉为“有氧之王”和“全身锻炼的典范”。但你是否知道,一项常被忽略、看似“平平无奇”的运动,竟然在延长寿命、维护身心健康方面,全面领先于跑步和游泳?

很多人下定决心运动时,首先想到的是跑步,或者去健身房游泳。

这两项运动声誉在外,被誉为“有氧之王”和“全身锻炼的典范”。但你是否知道,一项常被忽略、看似“平平无奇”的运动,竟然在延长寿命、维护身心健康方面,全面领先于跑步和游泳

一项2022年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追踪了超过27万人的数据,发现:打网球、羽毛球等“拍类运动”对降低死亡风险的效果最为显著

与久负盛名的跑步和游泳相比,这类运动在延寿效果上,反而更胜一筹

这听起来像是反直觉的冷知识,但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拍类运动”,才是真正的延寿运动

多数人理解的“好运动”,就是出汗多、心跳快、持续时间长。跑步、骑车、游泳,确实符合这些标准,也是心肺训练的黄金项目。

但为什么网球、羽毛球这类看似“轻松打打”的运动,反而寿命收益最大?

关键在于:它们是社交型、间歇型、全身协调型运动的结合体。

社交互动是被严重低估的健康因子。2023年《柳叶刀·公共卫生》的一项研究指出,社交隔离对死亡率的影响,相当于每天抽15支烟

而拍类运动多数是双人或多人参与,天然具备社交属性。运动中不断的眼神接触、语言交流和团队配合,可以有效缓解孤独感、焦虑和抑郁。

这类运动并非持续高强度,而是“打一下、歇一下”的间歇模式。这种间歇性运动方式,更接近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节奏,既能提升心肺功能,又更易坚持

对中老年人来说,反而比长时间跑步更友好。

拍类运动要求快速启动、急停、跳跃、转身、眼手协调,对神经系统、关节灵活性、平衡感都是全方位锻炼。这比在跑步机上机械奔跑,更能激活大脑和身体的复杂协同

我们常听说:“多运动才能长寿”。这句话但什么运动、怎么运动,才是关键。

跑步虽然简单易行,但研究发现,过量跑步反而可能增加关节磨损和氧化应激,对膝盖、腰椎的损伤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硬地、穿着不合适的鞋跑步,更容易埋下损伤隐患。

游泳固然是对关节最友好的运动之一,但也存在门槛——需要场地、技术、安全保障,而且大多数人游泳时缺乏社交互动,更多是在“独自漂浮”。

而拍类运动,既不要求超强体能,也无需复杂器械,一副拍子、一个场地,就能开始。

而且运动强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节——年轻人可以快节奏对打,年长者可以轻松打几拍,依然能获得益处。

这类运动的另一个隐藏优势是:参与者更容易坚持下去。因为它不是“枯燥的锻炼”,而是有趣、互动、富有成就感的活动。长期坚持,才是健康之本。

你可能没想到,拍类运动对大脑的锻炼,远超我们想象

在打球过程中,大脑需要快速判断球的方向、速度、落点,并调动手脚做出反应。

这种高频率的“感知—判断—执行”回路训练,能有效延缓反应迟钝、记忆下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

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进行拍类运动的中老年人,在执行功能、空间判断和注意力测试中表现显著优于久坐或单一运动者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可以“延缓脑龄”的运动

相比之下,跑步虽然对心肺有益,但对大脑的“即时反馈系统”刺激较少,神经系统的参与度不高。在认知保护方面略逊一筹。

王老师是一位65岁的退休老师。退休第一年,她每天坚持快走1小时,偶尔也慢跑。但她总觉得:运动虽然做了,心情却没什么变化,甚至感到一种孤单的机械感

后来,邻居邀请她去社区羽毛球场打球。

起初她只是陪打,后来渐渐喜欢上那种“来回飞拍”的节奏。半年后,她不仅每天都期待着打球时间,还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灵活性、反应速度、睡眠质量都有改善。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好多朋友。以前只是一个人走,现在是笑着、喊着、跑着。”王老师说。

这并不是个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拍类运动的确能帮助人们从“孤独运动”转向“群体运动”,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内在动力

很多人担心,拍类运动是否只适合年轻人?其实不然。

在欧美国家,网球和羽毛球被广泛纳入中老年健康课程,并被认为是最适合延缓衰老的运动之一。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社区和老年大学也开设了“初级羽毛球课”,教授基础动作、避免受伤方式,帮助长者安全上手。

对于青少年而言,拍类运动能改善身体协调性,对视力发育、专注力训练也有积极作用。这是少数几种能横跨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运动项目

任何运动都有注意事项。初学者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对打,注意热身拉伸,选择合适的地面和球拍。安全前提下的愉快运动,才是真正的健康投资

延长寿命,从不是拼命锻炼、压榨体力,而是找到一种身心都愿意长期投入的方式

拍类运动的延寿秘诀,并非藏在球拍里,而是藏在:规律的节奏、有趣的互动、积极的社交、持久的坚持之中。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运动,不妨试试走进球场,挥出第一拍。可能你会发现:健康,不止是“活得久”,更是“活得好”。

从今天起,不用再强迫自己去跑步机上忍受单调,也不必为游泳找借口。选择一项你愿意长期投入、能够与人互动、能带来快乐的运动,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拍类运动最大的价值,不只是延寿,更是让我们在每一次挥拍中,感受到年轻、连接和活力。这是任何药丸都无法替代的生命馈赠。

参考文献

Oja,P.etal.(2022).Associationsofspecifictypesofsportsandexercisewith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acohortstudyof80,306Britishadults.《英国运动医学杂志》,56(17),1002-1009.

Chaddock-Heyman,L.etal.(2023).Racketsportsparticipationisassociatedwithbettercognitivefunctioninolderadults:Findingsfromalongitudinalanalysis.《美国运动医学会杂志》,55(9),2154-2163.

[1] 《肌少症老年人身体活动指南》.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2021年

[2] 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南》发布解读. 2020年9月

来源:潇潇讲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