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项研究汇集了 7 项临床试验、28982 名患者的数据,是迄今为止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疗效和安全性最全面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 5.5 年的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较阿司匹林组更低,风险比为 0.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领域,阿司匹林一直是冠心病(CAD)二级预防的“老大”。
然而,近期《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 meta 分析研究,或许会让氯吡格雷成为这一领域的“新星”。
这项研究汇集了 7 项临床试验、28982 名患者的数据,是迄今为止对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疗效和安全性最全面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 5.5 年的随访期间,氯吡格雷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较阿司匹林组更低,风险比为 0.86。
这意味着氯吡格雷在预防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方面,可能比阿司匹林更具优势。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推荐,主要基于早期小型研究,这些研究的用药时间普遍不长,最长不超过 4 年。而氯吡格雷作为一种 P2Y₁₂ 受体抑制剂,其抗血栓机制与阿司匹林不重叠,且在一些较新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比阿司匹林更好的预防效果。
本次研究纳入了 STOPDAPT-3 试验和 SMART-CHOICE-3 试验等较新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氯吡格雷的优势。
在安全性方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主要出血事件上没有显著差异。此外,在净不良心脏或脑血管事件(NACE)这一关键次要终点上,氯吡格雷组的发生率也更低,风险比为 0.89。这表明氯吡格雷不仅在疗效上优于阿司匹林,在安全性上也毫不逊色。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纳入的人群中有 2/3 是东亚人,东亚人群中携带氯吡格雷反应不佳相关 _CYP2C19_ 突变的比例较高。但即便如此,氯吡格雷在这些人群中依然保持了相对阿司匹林的优势。这一发现对于东亚地区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会影响未来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用药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在选择二级预防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这项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依据,提示氯吡格雷可能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然而,任何药物的选择都应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这项研究为冠心病二级预防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氯吡格雷的优异表现,或许会让它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取代阿司匹林,成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新选择。
doi:10.1016/S0140-6736(25)01562-4
来源:胃肠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