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上海撒了一泡最贵的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6:12 1

摘要:因为不知道这个事情,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能让海底捞动了真怒,追偿200多万,毕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前两天看到“海底捞小便门”事件的判决,涉案者父母要赔偿220万元。

因为不知道这个事情,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能让海底捞动了真怒,追偿200多万,毕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特意去看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原来是两个17岁的少年唐某和吴某在海底捞吃饭的时候,往火锅里撒了泡尿。

网友们也戏谑地称这是迄今为止最贵的一泡尿。

看了大部分的观点,有一个观点我记忆尤深,当然并不是因为我支持这个观点,反而我的观点跟他相反,但这个观点实在是很有讨论意义,我大致描述一下这个观点:

“虽然我觉得这两个小孩令人深恶痛绝,哪怕一辈子社死也不为过,但判赔200万,恕我很难支持,这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资本家对社会普通人的霸凌,在这场司法较量里,双方实力完全不对等;

如果助长这种风气,社会原子人以后再面对资本集团,很难有抗衡的实力,会出现把人逼死的情况,这简直要命;

普通人纵使犯再大错,也不应该为一个干亿市值的集团名誉负责。那是集团自己的事。劳动者和公司还有有限责任呢;

普通消费者尿一泡尿,就要终身为奴,倾家荡产了?请问消费者是集团总经理还是董事长?凭什么要为几千亿的集团名誉负责?

我不是同情被告(从感情上我确实巴不得他们去坐牢),但我觉得,这种判决不合理,属于偏袒资本家,让普通人负担了超出自身权责的责任。

照这么判,哪天消费者发个消费维权视频也要赔偿资本集团名誉损失。一旦败诉,赔几百万,上哪说理去?以后谁还敢维权之前某奶粉品牌把消费者送进监狱的事,就是前车之鉴。”

乍一看,觉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有个前提,海底捞一开始也许并没有想追究这俩人的想法,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把撒尿视频发到公共媒体平台上。

做企业的,很多时候都更愿意息事宁人,显然,将事态扩大到一个社会热点,并不是海底捞做的,而是撒尿者自己做的。

他们觉得这种行为很酷,很好玩,如果说没有发到网络平台上的话,这事可能就悄悄过去了,海底捞不知道,其他顾客也不知道,他们那个撒了尿的锅在简单的清洗后还会被下一位顾客用。

但恰恰,这俩熊孩子非要尿,还非要发出去,也许他们就是为了追求火,真的火了,他们反而兜不住了。

220万的罚款,重吗?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话,确实觉得很离谱,可知道海底捞为了善后,花了多少钱吗?

海底捞销毁了涉事门店的所有餐具,对整个门店深度消毒就花了13万多万,并对事发阶段的4109单全额退餐费且十倍赔偿,这粗略算来有2000多万的损失了。(海底捞并没有说具体损失,这个数字也是网友大致推算的)

有人说海底捞是小题大做,就尿了一桌,又不是所有的桌,搁得住这样大张旗鼓吗?

可他们是在尿完后几天才发的视频,并不是被当场逮住了,等他们发的视频火起来的时候,海底捞已经无法追溯是哪一只锅了,不全部销毁换新处理的话,请问谁还会去吃?

如果海底捞不是处理的那么干净迅速,他会不会自己掉入旋涡而无法自拔?食客们的怒火对着的一定会有海底捞。

话说回来,谁家好人吃饭的时候会往锅里尿呢?

海底捞的处理不仅仅是为了赔偿,还有一个重点在里面,为了他自己的“商誉,这才是大头。

就像这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西贝事件,商誉丢了后,想挽回都挽回不了。

海底捞这波赔偿顾客对他来说并不是大事,“商誉”损失才是大头,事发后,肯定有不少顾客膈应,而不去海底捞了,这也是一波不小的损失吧。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好解读的,肯定是综合考虑后才判决的。

非要解读的话,还要从人性的角度和道德的角度去看。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之所以会屡教不改,就是因为不知道错了亦或者试错的成本太低。

错了就要付出代价,下次才不会再犯。

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件事就有争议了,一个错误,需要付出220万的代价吗?家长为什么要帮助承担这个责任呢?

这个说起来就太复杂了,我罗列两个观点,友友们自己讨论吧。

1、惩恶扬善,犯错就要承担责任,不要姑息迁就,“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早教育早好。

2、220万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赔偿要有个上限,且熊孩子的父母无辜,应该让他们自己承担,而不是连带父母。

大家支持哪个观点呢?或者有更好的解读都可以评论区讨论。

最后,给大家讲个笑话:

花果山有个大哥因为尿了一泡被判了500年,那还只是尿人手上。且还上了电视,年年暑假都被当做教育案例反复播出。

这俩熊孩子都尿人锅里了,变相地相当于尿人嘴里了,赔220万,算是很照顾未成年人了。

来源:大案九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