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

【红色文化】延安的窑洞‖管恒庆

在杨家岭,毛主席住的是两间窑洞,室内陈设朴素简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里间是寝室,有一张木床,一个立柜,两个木质帆布沙发,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竹制水瓶,一个茶壶,两三只喝茶的碗(连个像样的茶杯也没有);外间是办公室,有一个旧书架,一张作为办公用的旧方桌,一个洗脸

延安 杨家岭 窑洞 蓬州 恒庆 2025-06-25 14:28  3

我的父亲不年轻 作者:康灵变

父亲爱喝酒,乏了困了喝,平时炒熟了菜喝,过节当然也不例外。一碗土豆丝、一把韭菜、一块豆腐都可以下酒。“猴鬼们,难得过节,过来尝尝酒……”筷子头蘸了酒,父亲举着,给孩子们逐一品尝。“给孩们喝酒,也不怕坏了脑子……”母亲埋怨。“抿一点,就一点……”父亲解释。“不好

年轻 窑洞 自留地 柴禾 灵变 2025-06-12 09:31  5

美记者斯特朗:窑洞中的共产党人,是我见过最饥饿又最充实的群体

1937至1947年间,在日军炮火与国民党封锁的双重绞杀下,陕北窑洞如同淬火的熔炉:一群身着补丁衣、脚蹬草鞋的革命者,在烟熏火燎的土窑中,用油灯照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程,将政党灵魂锻造成刺破黑暗的精神之刃。让“延安的窑洞里,不仅走出了打败日寇的队伍,更锻

记者 共产党人 斯特朗 窑洞 窑洞里 2025-06-09 17:49  6

“农业学大寨”到底学什么?

大寨,这个曾经是一片“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恶水”、亩产不足百斤的贫瘠土地,通过陈永贵带领村民用铁锤、钢钎和双手,耗时十年在陡坡上垒砌出层层梯田。创造出了“三战狼窝掌”奇迹,将4700块零碎坡地整合为2600亩高产田,粮食亩产从1952年的118.5公斤跃升至

实如 窑洞 农业学大寨 陈永贵 学大寨 2025-05-29 07:54  7

【智慧党建】窑洞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创新队伍(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之母,寓教于无声,使我懂得既要自立自强又要助人为乐;另一位‘母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重温小麦重大病害防控科研创新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的肺腑之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

实验室 党建 窑洞 康振生 李振岐 2025-05-21 10:49  6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穿越炮火硝烟的红色电波,来自窑洞中的旧电台

“嗒嗒”作响的电报机、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巨无霸”造型的“大哥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互联网服务器……这些通信设备起始于战火硝烟,见证着红色电波响彻民族解放的万里长空,也见证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电信事业不断发展演进,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珍贵记忆

电台 海报 文物 电波 窑洞 2025-05-19 13:31  7

荒唐!两姐妹花11万买窑洞养老,6年等来一片荒草疯长的土坑!

六年前,孟女士和王女士在演出时被“梨花湾”的宣传打动:冬暖夏凉的窑洞、配套齐全的家具、还能托管收租,甚至送一亩梨园。4万和7万的“投资”,让她们以为找到了晚年理想国。可六年过去,合同里承诺的2020年交房成了空头支票,如今连个像样的窑洞都没影儿,只有一片荒草疯

养老 姐妹花 窑洞 黄粱梦 荒草疯长 2025-03-28 23:27  7

致敬!民警徒手开凿24年驻守罗布泊,全国唯一的窑洞派出所爆红!

凌晨3点,罗布泊腹地的卫星电话突然响起。值班民警冲进窑洞时,沙尘暴正拍打着唯一的玻璃窗——这是他们本月第7次收到死亡求救信号。“刷到这条视频时,他们距离死亡只差48小时!”今年五一假期,一条民警深夜劝阻穿越罗布泊博主的视频播放量破亿。而故事的发生地——那座像从

卫星电话 民警 派出所 窑洞 罗布泊 2025-05-06 18:24  10

探秘!罗布泊边缘“窑洞派出所”,全国独一份的坚守传奇

设立背景:2001年,距离敦煌市区西北侧180公里处的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获准开发,雅丹派出所随之成立。建所之初没有固定办公场所,民警办公和住宿只能在帐篷内。为长期坚守,他们在巨大土丘上挖窑洞作为办公地,从最初40平米窑洞开始,历经四期工程,逐步拓展出餐厅、厨

探秘 雅丹 派出所 窑洞 罗布泊 2025-05-06 17:17  9

最近窑洞派出所火了

2025 年 2 月 24 日,雅丹派出所所长徐海瑞刷手机视频时,发现一位博主计划重装独自穿越罗布泊无人区。所里辅警田龙说,此前有人员被困的严重情况,他们很担心。因博主当时处于无信号区,无法直接联系,所长便在视频下方留言,提醒其在有信号时联系警方,劝阻他不要进

雅丹 派出所 窑洞 张玉涛 徐海瑞 2025-05-06 18:28  9

:王进明:诗坛奇葩、窑洞诗魔胡少杰

胡少杰是1998年10月出生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的男孩。自幼身患脑瘫,无法行走,未曾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但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顽强的毅力,在祖父辛勤地帮助下学习文化,在热心朋友的指导下用脚趾点击手机键盘学习写作,创作了近千首感人至深的诗词作品,出版了诗词集《最向东

诗魔 王进 窑洞 诗坛奇葩 窑洞诗魔 2025-04-23 22:20  10

窑洞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创新队伍(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之母,寓教于无声,使我懂得既要自立自强又要助人为乐;另一位‘母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重温小麦重大病害防控科研创新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的肺腑之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

实验室 基层 窑洞 康振生 李振岐 2025-04-22 09:18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窑洞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创新队伍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身之母,寓教于无声,使我懂得既要自立自强又要助人为乐;另一位‘母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重温小麦重大病害防控科研创新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的肺腑之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

实验室 作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窑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 2025-04-22 07:47  8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这些“独语”来自一名重度脑瘫患者胡少杰。今年25岁的他,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名叫胡家圪崂的自然村。在那里的石窑洞中,全身无法动弹的胡少杰,常常在“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的深夜时分,用脚趾触击键盘,将喷涌而至的灵感敲字成诗:

人生 诗词 诗歌 星雨 窑洞 2025-04-19 12:54  9

故园旧梦,岁月留痕

村口那棵老槐树,曾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夏日里,它撑开如盖的树冠,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我们在树下嬉戏玩耍,听老人们摇着蒲扇讲述古老的传说。那斑驳的树干,犹如岁月的史书,刻满了故事。如今,老槐树依旧矗立,只是少了围绕它欢笑的孩童,多了几分孤寂与沧桑。

岁月 岁月留痕 留痕 窑洞 故园旧梦 2025-04-02 18: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