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抑郁,我双相,多次住院,甚至跳楼…
插图来源 | Lee Jungho冰与火交织,曾经的美满家庭早已不在曾经的我,仿佛置身于情绪的风暴中心,内心的情绪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与身边的人频繁地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变得千疮百孔。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内心的痛
插图来源 | Lee Jungho冰与火交织,曾经的美满家庭早已不在曾经的我,仿佛置身于情绪的风暴中心,内心的情绪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与身边的人频繁地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变得千疮百孔。那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内心的痛
4月12日,齐思钧在生日直播中公布了自己写的新书《喂,你好吗》,并且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
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直播中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
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是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态度讲述这件事。”齐思钧称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紧张,一起正确看待。
4月12日,齐思钧在生日直播中公布了自己写的新书《喂,你好吗》,并且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向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现在
齐思钧,本名齐岱泽,1994年4月13日出生于山东泰安,中国内地男主持人、一级播音员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2016年,齐思钧被芒果娱乐签下成为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4月12日,齐思钧在生日直播中公布了自己写的新书《喂,你好吗》,并且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
4月12日,主持人齐思钧在生日直播中公布了自己写的新书《喂,你好吗》,并且首次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热议。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
躁狂发作过后,患者在情绪、行为、认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情绪上,他们可能变得抑郁或情绪低落,感到悲伤、绝望,并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同时,情绪波动较大,从躁狂时的高涨迅速转变为低落。行为上,之前表现出的过度活跃和多动会消失,
每年的3月30日被定为国际双相情感障碍日,选择3月30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生日,梵高被认为生前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其艺术成就与精神健康困境的关联引发了广泛关注。
双相障碍患者的世界,就像一场无法停下的“情绪过山车”。他们可能上一秒情绪高涨,下一秒就陷入了抑郁情绪。
2025年3月30日是第十个“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的认知,呼吁社会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波动异常,既可表现为“阳性”的躁狂发作,又可表现为“阴性”的抑郁情绪。
事实上,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和高共病率的精神疾病,有明确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并非是患者"想出来"的,也并非是一种所谓的“天才病”。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重性精神障碍,根据DSM-5分类标准,主要分为Ⅰ型(至少1次躁狂发作)、Ⅱ型(轻躁狂+抑郁发作)和环性心境障碍。全球患病率约2.4%,我国最新流调数据显示终身患病率达0.6%,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躁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绪的极端波动。然而,由于其症状与其他精神疾病相似,因此经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伪症状以及如何防止误诊。
你能想象吗,一个孩子前一刻还活力满满,在房间里又唱又跳,仿佛世界上没有烦恼;下一刻却陷入深深的绝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不是情绪的简单波动,很可能是一种比抑郁症更复杂的心理疾病 —— 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很多人或许感到陌生,但其引发的严重情绪起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情绪波动,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起伏远超正常范围,在躁狂与抑郁两种极端状态间来回切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今日导读你可曾想象,被双相情感障碍纠缠二十六年是怎样的人生?家族的沉重阴霾、家庭的破碎重组,都未能阻挡主人公前行的脚步。因为在这黑暗旅途中,总有温暖的光芒闪现。那些贵人带来的力量,究竟如何助力主人公与双相共舞、重获新生?主人公写下的,与其说她的人生,更是她对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目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救治救助管理的主要包括六大类精神疾病,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