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智能核弹”疗法落地: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点燃生命曙光
2025年4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布,全国首个177Lu-NeoB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用药。这一突破性疗法被喻为“智能核弹”,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释放高能射线,为传统治疗失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2025年4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布,全国首个177Lu-NeoB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用药。这一突破性疗法被喻为“智能核弹”,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释放高能射线,为传统治疗失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177Lu)标记的放射性药物177Lu-NeoB正缓慢注入王女士的体内。随后,这些微型“智能核弹”将会在肿瘤及其转移灶聚集,能精准锁定肿瘤,并释放高能β射线,就像“核弹”一样精准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对全身正常组织造成损伤。4月8日,全国首个
8日,中国首个177Lu-NeoB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试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用药,这标志着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个重要突破,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再添“利器”。177Lu即:镥-17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SG)是全球首创的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此前已在国内外获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相关适应症。2025年3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进一步批准SG,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且在转移性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23年8月体检时发现左侧乳房结节,当时左乳可触及一大小约5×4厘米质硬肿物,无胀痛刺痛、隐痛,肿物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肿物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乳头无摩烂、刺痛、瘙痒;无乳头溢液;同侧腋窝无肿物;上肢无疼痛、麻木、肿胀;无低热、盗汗、食欲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全球新增病例大约有230万新发病例,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病因[1]。HER2是乳腺癌亚型分类的重要标志物,可分为HER2阳性、低表达、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HER2靶向治疗获益,但对于HER2低表达或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20%,这类乳腺癌具有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易复发转移的特点。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从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到晚期一线治疗,贯穿疾病全程,为患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团队领衔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创新采用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11.9个月延长至20.9个月,五年生存率提升至52%。
CDK4/6抑制剂与内分泌疗法联合治疗疗效可观,但耐药性问题已经构成挑战。面对疾病进展,目前尚未确立统一的标准后续治疗方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李曼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合作,通过梳理前沿研究与解析典型病例,开展【跟着国家队学HR+/HER2-乳腺癌post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前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且癌细胞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通常预后较好;而Luminal B型预后相对Luminal A型较差,其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更快,可能更早地出现转移或复发。除了内分泌治疗外,通常还要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此新旧交替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名家领航,年度盘点丨2024年度肿瘤领域进展权威解读”活动,诚邀肿瘤各领域专家回顾解读2024年度肿瘤领域重磅研究,传播前沿进展,引领学术创新。
HR+/HER2-亚型约占总体乳腺癌的70%。目前,CDK4/6抑制剂(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ET)模式已经被各大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为晚期一线首选方案。CDK4/6i治疗失败后,尽管可选方案多种多样,但各有局限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推荐。对于耐药后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 年)》正式实施。据统计,在今年医保目录调整中,共有两款乳腺癌创新治疗药物进入医保,包括单抗类以及抗体
“从2017年至今,在创新药审评机制改革措施推动和医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给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机会,也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针对乳腺癌治疗,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教授近日接受新京报
“从2017年至今,在创新药审评机制改革措施推动和医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给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机会,也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针对乳腺癌治疗,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芃教授近日接受新京报
本病例女性患者,于外院初诊为左乳腺浸润性癌伴肝、骨转移,cT2N3M1 IV期。患者在外院晚期一线接受曲帕双靶联合紫杉醇(THP)并联合地舒单抗进行骨保护治疗,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晚期一线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2个月。后患者出现颅脑及脑膜转移,由于
在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 5%~10% 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 20%~30% 最终发展为晚期乳腺癌。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多数作为“不可治愈”的疾病,其诊疗越来越强调精准分类、精确分层和全程管理的新理念。
“还记得我吗?我还活着,活得还挺好。”2024年12月13日中午,“咚咚癌友圈”资深用户向日葵(化名)给咚咚客服小蓝发来微信。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HER2是乳腺癌亚型分类的重要标志物,可分为HER2阳性、低表达、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通过HER2靶向治疗获益,但对于HER2低表达或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治疗选择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