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加重的7大类危险信号,值得大家警惕!
每当看到冠心病患者因延误就诊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心中总是充满遗憾。冠心病是动态发展的疾病,但很多患者对病情加重的信号缺乏正确认知。根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数据显示,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率降低23%。本文将结
每当看到冠心病患者因延误就诊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心中总是充满遗憾。冠心病是动态发展的疾病,但很多患者对病情加重的信号缺乏正确认知。根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数据显示,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率降低23%。本文将结
临床上,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的策略一直是“越低越好”。尽管已有多种有效的降脂药物,如他汀、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等,但大多数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人群仍未达到美国心脏协会(AHA)/
2025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于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3月29日-3月31日隆重举行。ACC年会是全球心血管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每年至少有14000余名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治疗的专业人士参会。在本届ACC年会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
近期,一项名为TAVR UNLOAD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于JACC杂志发布,该研究首次探索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合并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患者的疗效。
2025年4月14日-20日,第十一届CHINA VALVE (HANGZHOU)将于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隆重召开。
valve jacc chinavalve hangzhou 2025-03-25 01:13 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气温一天天上升,春季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也来了。比起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大明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咖位”或许差点,但论危险性可是一点不少,尤其是对婴幼儿、老年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担心。
研究团队报告了一名60岁男性患者,该患者有慢性胸痛和高血压病史,右冠状动脉曾接受PCI治疗。入院检查显示左前降支(LAD)近端完全闭塞、左回旋支中段80%狭窄,以及右冠状动脉中远段95%狭窄。
jacc cto 微导管 casereports 一例微导管 2025-03-19 20:05 5
对于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可预防脑卒中,降低死亡风险。但在用直接口服抗凝药时,必须权衡益处和出血风险。临床中对于房颤患者发生抗栓治疗相关颅内出血事件后是否重启口服抗凝药存在争议,且相关研究较少。
一些尸检系列研究和基于社区的SCD队列报道,年轻的SCD患者有很高的肥胖共病率。在俄勒冈州猝死研究(OSUDS)中,<25岁的SCD患者中肥胖患病率为24%,25~34岁的SCD患者中肥胖患病率高达50%。同样,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SCD登记研究显示,18~50
据估计,心源性猝死(SCD)约占所有心血管死亡的一半,其中致命的关键事件是心脏骤停(SCA),只有约10%的个体在经历SCA后仍然存活。因此,预测和预防SCA是预防SCD的重要措施。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篇新文献对肥胖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定义、流行病学背景及分析、
最近发表在JACC心衰子刊的一篇文章就如何优化心衰的非药物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饮食、运动、心脏康复以及解决睡眠呼吸暂停、情绪障碍和药物滥用等。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谁都懂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吸烟与肺癌、心血管疾病等致命疾病的风险升高有关,而这种风险不止在中年之后才露出獠牙,对于那些小小年龄就开始吸烟的人来说,吸烟的危害在二十岁出头就显现端倪了。
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了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旨在将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归类为一组逐渐发展且相互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近期,JACC子刊一篇文章认为,将心肌梗死分为闭塞性心肌梗死(occlus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与非闭塞性心肌梗死,比分为STEMI与非STEMI更适宜。
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的出现极大改善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预后。然而,尽管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降脂治疗,许多FH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仍达不到指南推荐的水平。
近日,JACC子刊一篇文章认为,将心肌梗死分为闭塞性心肌梗死(occlus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与非闭塞性心肌梗死,比分为STEMI与非STEMI更适宜。
目前,欧洲心脏病杂志(ESC)指南和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室壁厚度≥15 mm,18岁以上的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或者有家族史者发现左心室壁厚度≥13 mm也可确诊。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影响约全球2%的人群。随着降脂治疗等有效的预防措施,中老年ASCVD患者死亡率逐步下降,但相比之下,年轻ASCVD的发病率并无改善。
发表在JACC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期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显著降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随访1年时短暂增加后,随时间推移这种增加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