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宣讲家文稿:三重视角透视“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

今天,围绕“‘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这一主题,分三个部分展开:一是“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来阐释“两个结合”;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来探讨“两个结合”;三

视角 透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梁漱溟 旧邦 2025-04-21 11:00  6

新书 |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作者提出,在20世纪的风浪中,梁漱溟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大

新书 儒家 梁漱溟 艾恺 梁济 2025-04-11 15:14  5

一生说法南怀瑾,晚年为何8次劝退年轻人?

南怀瑾先生还说,“我虽然活到九十多岁了,也没有看到过仙与福,我一辈子都在找,有没有这个事啊?有,但是找不到。 仙福之道在哪里?今天正式告诉大家,我的著作很多,重点是两本书,请诸位听清楚。一本是论语别裁,一本是大学微言。这里面就是修行之道。”

修行 南怀瑾 梁漱溟 证悟 沙门 2025-03-23 00:36  7

梁漱溟: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记得哲学家詹姆士(James)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哲学上的外行,总不是极端派。”这是说胸无主见的人无论对于什么议论都点头,人家这样说他承认不错,人家那样说他亦相信有理。因他脑里原是许多杂乱矛盾未经整理的东西。两边的

说话 名词 学问 梁漱溟 柏格森 2025-03-24 06:4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