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薏苡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因地制宜发展薏苡生产,推进科学栽培,发挥好薏苡“药食同源”和区域特色等产业优势,针对今年汛期降水“北多南少”、极端天气事件偏多的风险预测,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以“种子处理、合理密植、水肥调控、防控风险、适期收获”为重点的2
为因地制宜发展薏苡生产,推进科学栽培,发挥好薏苡“药食同源”和区域特色等产业优势,针对今年汛期降水“北多南少”、极端天气事件偏多的风险预测,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以“种子处理、合理密植、水肥调控、防控风险、适期收获”为重点的2
关键期遇寒潮:小麦拔节至孕穗期(3-4月)若遭遇连续低温(<5℃),幼穗分化受阻,导致抽穗延迟或不抽穗。
4月20日至21日,河南迎来一场“及时雨”,黄河以南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然而,这场雨真的让干渴的麦田“喝饱”了吗?记者调查发现,表层土壤虽短暂湿润,但深层墒情依然严峻,小麦抽穗期面临“上湿下干”的尴尬局面。农业专家紧急提醒:**“雨只是‘缓兵之计
这个问题相信一些种植小麦的农户遇到过,眼看着小麦植株长势已高,就是不出穗,不出穗就代表着没有产量,让人着急。
这个问题相信一些种植小麦的农户遇到过,眼看着小麦植株长势已高,就是不出穗,不出穗就代表着没有产量,让人着急。
小麦抽穗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阶段,此时既要应对病虫害威胁,又要满足水分需求。然而,面对田间干旱与病虫害的双重压力,农民常陷入“先浇水还是先打药”的困惑。根据农业专家最新研究和实践经验,这一问题的答案需结合病虫害程度、土壤墒情、天气趋势、地块肥力四大因素综合
种植小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进入抽穗期后,一边是田间比较干旱,需要灌溉浇水;一边是田间有病虫害,需要“一喷三防”。
4月15日上午,在叶县龙泉镇白浩庄村连片的麦田里,叶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正在察看小麦苗情、墒情,现场为该村种粮大户何俊朝讲解小麦抽穗期浇水的重要性及科学灌溉方法。
小麦的孕穗到抽穗期是决定其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合理的田间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我们来聊聊如何高效管理这一关键期,确保小麦的健康成长,稳定高产。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探索小麦抽穗期和株高的协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小麦春化基因VERNALIZATION1(VRN1)编码一个MADS-box转录因子,是冬小麦春化途径的核心调控因子。然而,关于VRN1如何协同调控小麦抽穗期和株型建成的分子
“种麦子看着简单,为啥有人一亩打1200斤,有人才打800斤?差的不光是肥料钱,关键是播种、打药、追肥的‘火候’没掐准!今天说的这3个土办法,不买贵种子、不用高科技,照着做保准穗大粒饱!”
抽穗期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作物的区域适应性。适宜的抽穗期是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近日,《Plant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温福院士团队徐铨课题组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ISPL10
水稻(尤其是粳稻和籼稻)通常在水田中种植,通过长期保持5-10厘米水层来满足需求。水层的作用包括:
高粱从出苗至拔节期前为幼苗期,一般为40到50天。这一时期是生根、长叶和分化茎节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首先在植株出现行后应及时检查苗情,发现有断行露播现象,应及时补种。
气候条件在小麦白粉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和湿度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小麦白粉病在相对凉爽且湿润的环境下易于发病。当气温处于 15℃ - 20℃,空气相对湿度在 70% - 80% 时,为白粉病菌的滋生与传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春季,随着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