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今日清明,养生谨记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时间上,清明会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今年的清明就在4月4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时间上,清明会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今年的清明就在4月4日。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春分”二字中,“分”的意思是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春分时节,民间有立蛋、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春和景明,世间被勾勒出蓬勃模样,恰是梦想启航的黄金时刻。古人云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心怀壮志,无畏奔赴,向着熠熠生辉的远方昂首迈进!
20日是春风节气。春分时节,福州气候多变,气温“一波三折”,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为此,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林敏瑜提醒大家,在此时节,要调整身心,守护好自己的呼吸道。
大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天气达到极寒的状态。在一时节中,人体阳气内藏,气血运行相对缓慢,若不注重养生,寒邪极易趁虚而入,引发各种疼痛问题。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腰背疼痛等,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因此,大寒养生,对于缓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就到了大寒节气,一年的时光已经匆匆走到了尽头。民谚曰:“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节气开启了一年中最冷的模式。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北京时间1月5日10时33分,我们迎来冬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小雪时节的一些健康养生知识请相关专家回答了记者提问。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小雪时节的一些健康养生知识请相关专家回答了记者提问。
小雪时节,气温骤降,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寒冷。羊肉性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冬季进补的理想选择。炖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既能暖身,又能补充体力,让你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精神饱满。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通过肌肉的运动产生温热感;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用艾叶、桂枝、牛膝、桑枝等煮水之后泡脚,让身体经脉温通起来;吃温养气血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党参等。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通过肌肉的运动产生温热感; 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用艾叶、桂枝、牛膝、桑枝等煮水之后泡脚,让身体经脉温通起来; 吃温养气血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党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