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低估牛VS创新药成长牛③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2024年达5033个管线,占全球23.6%),且研发周期显著缩短。例如,AI技术应用使靶点筛选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4个月,成功率提升10倍。
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2024年达5033个管线,占全球23.6%),且研发周期显著缩短。例如,AI技术应用使靶点筛选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4个月,成功率提升10倍。
在这场激烈的竞赛中,三靶点降糖减肥药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例如,今年3月,诺和诺德以交易总金额高达20亿美元与联邦制药签订独家许可协议,引进UBT251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其中首付款达2亿美元,引发业内热议。
消息面上,4月17日,2025未来XDC新药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企业家、专家及学者深入探讨了ADC/核药开发前沿技术及出海策略。中国ADC药物研究数量显著增加,成为全球医药领域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提出建设权益共享的核医团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一体化发
当前中国创新药出海呈现爆发式增长,大量License-out(对外授权)大单的签订标志着国内药企研发能力已获国际认可,行业进入价值重估阶段。
巴彦淖尔远景能源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宏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优质企业参与了在线招聘,提供了超过200个职位;岗位覆盖工程师、设计师、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职位需求超1500人。
2025年以来,创新药企许可输出交易依旧持续火热。对外授权作为创新药出海的主流模式,可助力创新药企业迅速回笼资金,更有助于快速推进临床试验。出海捷报频传,表明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并且得到国际认可,而这背后离不开资本和政策的支持。
津药药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去年营收减少15%至32.15亿元,归属净利增加14.01%至1.33亿元。原料药外销方面,全年秉持研判市场环境,拓新品、拓市场,实时调整销售价格和销售策略,克服激素原料药市场价格无序竞争常态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等不利因
2024年珠海企业100强1.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3.珠海华发商贸控股有限公司4.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5.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6.珠海正方集团有限公司7.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9.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5年3月24日,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宣布达成一项高达20亿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涉及一种新型的GLP-1/GIP/GCG三靶点受体激动剂UBT251。
细究三大业务板块,公司中间体产品以1.8%的收入增长和5.9%的溢利提升成为唯一亮点,原料药与制剂业务则分别录得0.5%和5.9%的收入下滑,其中制剂板块溢利下跌47%,直接拖累整体盈利水平。
除了诺和诺德、礼来两大“霸主”,罗氏、艾伯维、默沙东等MNC巨头均在重金布局减重领域,并将此视为未来新的增长点之一。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恒瑞、信达等亦纷纷入局,意欲抢夺市场蛋糕。
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联邦制药(03933)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联邦生物科技已与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签订独家许可协议。诺和诺德将获得UBT251(长效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的全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开发、
根据独家许可协议,诺和诺德将获得UBT251的全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 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联邦生物 将保留UBT251的中国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