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内蒙古通辽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
色拉西(1887年—1968年),蒙古族,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贫苦民歌手家庭。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1946年参加内蒙
色拉西(1887年—1968年),蒙古族,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贫苦民歌手家庭。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民间音乐家,蒙古族潮尔大师。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6岁从父学琴,善奏马头琴、四胡、三弦及演唱民歌。1946年参加内蒙
李润杰(1917年2月6日—1990年10月11日),本名李玉魁,出生于天津武清县大桃园村。相声演员、快板演员,李派快板创始人、快板书创始人。1924年,学习评戏小生。1931年,到天津当童工。1935年,被日本侵略者抓到东北当劳工。1939年,去沈阳一带撂地
姜泗长(1913年9月15日-2001年9月9日),天津人。中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耳鼻咽喉科专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医学本科专业;1947年5月获得美国医学援华助学金资助,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1959年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娄成后(1911年12月7日—2009年10月16日),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绍兴。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32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34年获得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
王襄(1876年12月31日—1965年1月31日),出生于天津城东门里仓门口。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为中国的金石、甲骨学研究,特别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1910年,在北京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1913年
赵君陶(1902年—1985年),原名赵世萱,又名郁仙,出生于四川省酉阳县(今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是国无产阶级教育家,国务院原总理李鹏的母亲。1919年随全家迁到北京,在五哥赵世炎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自学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
傅常(1887年—1947年),重庆潼南区人,清末秀才。1908年,由四川弁目队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杨森等为同班同学。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在滇军中任职,并暗中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参与广州起义,因起义失败而潜往上海,与熊克武等组织蜀军。
任鸿隽(1886年12月20日-1961年11月13日),字叔永,重庆垫江县人。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辛亥革命元老,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04年进入重庆府中学堂就读,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1908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应用化学,1909年加入中国
朱之洪(1871年—1951年),字叔痴,出生于四川省巴县鹿角场(今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3年,与杨庶堪等人发起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公强会”。1905年,公强会代表在东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重庆保路同志协会成立
陈华癸(1914年1月14日—2002年11月19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昆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土壤系主任,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
滕大春(1909年10月13日-2002年12月16日),北京通县堰上村人。著名的教育史学家,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1933年毕业后,曾在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并积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重
李德全(1896年—1972年4月23日),北京通县人,冯玉祥夫人。1915年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1919年毕业后任北京贝满女中教师。1924年与冯玉祥结婚,1925年随冯玉祥赴苏联考察。1928年在北平创办求知学校,后在山东泰安等地创办十余所学校,致力于人
徐宗汉(1877年—1944年3月8日),原名佩萱,原籍广东珠海市北岭村,出生于上海。中国女权活动家,民主革命家,贫儿教育家,被誉为“香山女侠”。18岁时,嫁给了李晋一,但几年后丈夫去世,她决定脱离家庭,投身民主革命。她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在广
赵宏本(1915年6月17日—2000年5月19日),又名赵卿、张弓,原籍江苏阜宁,出生于上海。中国现代著名连环画家,为上海连环画“四大名旦”之一。自幼酷爱绘画,16岁正式从艺,早在三十年代便在连环画界崭露头角。在解放前夕作为中共地下党员,组织和团结了一批连环
张德庆(1900年8月10日—1977年10月21日),上海人。著名的内燃机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被誉为中国汽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生前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汽车科研与领导工作,设计制造了第五式综合白煤炉,成功研
陈伯吹(1906年8月13日—1997年11月6日),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江苏省宝山县罗店厂(今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1923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写作,1927年出版了第一部儿童小说《学校生活记》。他在19
陆诒(1911年8月14日—1997年1月9日),字翼维,出生于今上海市闵行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和上海市副主委。早年肄业于上海私立民治新闻学院,并于1931年进入上海《新闻报》画刊编辑室实习。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