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村名文化——孙庄村
孙庄村地处峨嵋台地,系丘陵地带,半坡半埝。东至南张村,西至范村,南至高村镇丁樊村,北至阎村,属南张乡政府管辖。全村总面积4.89平方千米,659户,2718口人,耕种着6336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苹果、三白瓜、小麦、玉米和小杂粮。
孙庄村地处峨嵋台地,系丘陵地带,半坡半埝。东至南张村,西至范村,南至高村镇丁樊村,北至阎村,属南张乡政府管辖。全村总面积4.89平方千米,659户,2718口人,耕种着6336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苹果、三白瓜、小麦、玉米和小杂粮。
西光华,地势平坦,土质沙绵,为优质花生产地。光华乡政府驻地。东临西范电灌站干渠,西至新安村,南与北火上接壤,北至冯张村。全村692户,2800口人,耕种2739亩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
东孝原,属通化镇政府管辖,位于镇政府4公里处。东邻西张村,西至西孝原,南和太赵村接壤,北至东陈村。全村640户,2600口人,耕种着516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苹果、樱桃和桃。
全村36户,160口人,耕种着60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苹果。该村原址东与庙西交错种地,西与乌苏接壤,南和汉薛镇杨树沟毗邻,北和鸭儿沟、南牛池相望。居民居住面积约100余亩,房舍百余间,窑洞70余孔。地理位置较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站在村西沟口极目
西苏冯村,位于南张乡政府之西,相距3千米。属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土质沙绵。东邻东苏冯,西至裴庄乡集贤村,南至万荣庄,北至东毋庄。总面积4.2平方千米,辖15个居民组,880户,3460口人,耕种着470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苹果、花生。该村所产花生角
上井村地处汾河南岸峨嵋第一台地,北距汾河10千米,标高475米,地下水深120米,为高原干旱区。东临和井村,西至里望村,南连解店镇万和村,北至乔薛村,距万荣县政府所在地解店镇7.5千米,现属里望乡政府管辖。
永利村,地处稷王山麓,峨嵋岭上。东临望嘱村,西至北仁村,南与南仁村为邻,北至稷山县翟店。原属稷山县管辖。1971年随西村公社划归万荣县,现属西村乡政府管辖,距乡政府4千米。总面积3.19平方千米,450户,1600口人,耕种着3200亩土地。自古以农业为主,改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18世纪50年代,公元1758年前后,西陈村李氏兄弟两人,为方便生产,从西陈搬迁至此,以土垒墙,以草木搭棚,艰苦创业,定居于此,取名新庄,俗称庄子上。后为怀念先祖来自西陈,按今地处西陈之南,易名南陈村。
南张村,居万荣县西10千米处。地势一半丘陵,一半平川。209国道从村西经过,交通运输便利。总面积8.3平方千米,东至姚家村,西连孙家庄,南临高村镇冯村,北望南张埝村。下辖3个自然村,22个居民组,900户居民,4100口人,耕种着11500亩耕地,以农为主,主
薛李村,位于县城以西,乡政府以东约5公里处,地形南高北低,丘陵地带。东接南薛朝,西邻李家张瓮,南和百帝村接壤,北至太赵村。属南张乡政府管辖。万临公路穿村而过。全村586户,2180口人,耕种着4800亩土地,以农业为主,主产苹果、玉米、小麦。
生蕃村,居稷王山西麓怀抱。境内七沟八岭,沟坡纵横,地域偏僻,交通闭塞,是万荣县东南最偏远的一个村庄。东、南两边与盐湖区接壤,西与薛村沟为邻,北至东风村。属汉薛镇政府管辖。全村152户,1360口人,耕种着1957亩坡沟旱地,古时以种植小麦为主。改革开放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