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困扰人类,经历了6个阶段,彻底攻克乙肝还要多久?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避之不及,甚至将其视为传染源。这种认知并不准确。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并不会传播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避之不及,甚至将其视为传染源。这种认知并不准确。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并不会传播病毒。
说起乙肝,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传染性强”或者“治不好”。但真要说清楚乙肝这回事,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搞定的。它不像感冒,来得快去得也快;也不像癌症,一听就让人胆战心惊。乙肝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拖得住,藏得深,还会变卦。
近日,在全国肝病研究中心的年度学术峰会上,乙肝治疗领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新一代乙肝靶向药物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约30%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未出现病毒复发现象,这一数据远超目前常规治疗方案。据悉,该药物有望在2026年正式获批上市,为全球近3亿乙肝患者带来
肝炎是嗜肝病毒入侵和诱发免疫清除引起,目前已知的肝炎类型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5种,其中甲肝主要靠消化道传播,八十年代有过“发威”的记录;丙肝已能治愈,医学研究人员有重大贡献;丁肝、戊肝发现较晚,属于肝炎里的小辈;肝炎实打实的“老大”,是乙肝。
Imdusiran (AB-729) 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的 RNA干扰(RNAi)疗法,使用共价共轭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递送技术,实现皮下递送,旨在降低所有HBV病毒蛋白和抗原,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聚乙二醇干扰素 alfa-2a (IFN) 是一
202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团队在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通过新型联合疗法,慢性乙肝患者的功能性治愈率突破30%。这一成果标志着乙肝治疗从“终身服药”向“有限疗程治愈”的跨越。而早在2024年,GSK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慢性乙肝(HBV)感染是全球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86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至3000万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在HBV感染者中,最具代表性的血清学标志物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随着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认识的普及,其真实状态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淋巴瘤就是绝症吗?”这是无数患者确诊后的第一反应。但医生想告诉你:有些淋巴瘤的治愈率已超过80%!医学的进步正在改写“癌症=死亡”的剧本,而希望,往往藏在科学认知与规范治疗中。
近日,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Grace Lai-Hung Wong)教授两项研究入选Late-breaker posters,为乙肝治疗策略带来重要启示。本刊记者奔赴现场,邀请黄丽虹教授进行了专访,深入解
近日,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Grace Lai-Hung Wong)教授两项研究入选Late-breaker posters,为乙肝治疗策略带来重要启示。本刊记者奔赴现场,邀请黄丽虹教授进行了专访,深入解
在传染病的“风云榜”上,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据中“高居榜首”,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犹如一片沉重的阴霾,笼罩着众多患者。据2020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约有7500万慢性HBV感染者,他们正默默承受着疾病的煎熬。
迄今为止,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完全治愈以HBV cccDNA清除为标准,其治疗药物主要有核苷(酸)类似物(NAs)和两大干扰素类。尽管通过用药可抑制HBV复制、改善与恢复肝脏的代谢、延缓与阻抑CHB向纤维化与肝硬化的进展、大大减少肝细胞癌变的发生概率,但绝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基于乙肝疫苗防控策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人群 HBV感染的 流行率已显著下降 。但是,由于现存的慢性 HBV 感染者基数庞大,全球每年有 110 万人死于慢性乙
在近期举行的2025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以《乙肝:从消除到功能性治愈》为题,系统回顾了全球乙肝防治的里程碑进展,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母婴阻断、肝癌早筛及临床治愈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本刊特整理侯金林教授的核心观点与数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负担尤为沉重。HB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复杂,涉及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多重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对HBV如何逃避免疫系统、慢性感染中T细胞功
在惰淋诊疗发展的长卷中,当学科建设与精准医学交相辉映,那些曾被定义为“不可治愈”的诊疗困局,正在被书写出新的解法,如何帮助惰淋患者从“生存获益”迈向“功能性治愈”正成为新的命题。汇聚优秀中心和临床专家的智慧结晶,《我的惰淋时代》栏目将以惰淋学科发展为脉络,解读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届盛会汇聚了以亚太国家为主的国际肝病领域专家学者,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共同探讨消除与治愈肝病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
·一、免疫疗法。拥有这个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性的免疫疗法。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有望实现乙肝病毒长期的被控制住,甚至是清除。
在本次亚太肝病学会(APASL)2025年度大会上,四项重磅临床共识相继发布,涵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慢性肝病营养管理、乙型肝炎(HBV)功能性治愈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四大领域。这些共识结合最新循证证据与区域实践需求,为亚太地区肝病诊疗提供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