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刁国旺、王财兴/南京大学金钟ACS Nano:交替的p型/n型共轭双极性共聚物阴极助力高性能水锌离子电池
随着可再生能源存储需求的增长,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及锌负极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无机正极材料受限于缓慢的离子扩散动力学,而有机正极材料虽具有结构可设计性优势,却面临n型材料电压低、p型材料比容量不足的瓶颈。双极型有
随着可再生能源存储需求的增长,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及锌负极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无机正极材料受限于缓慢的离子扩散动力学,而有机正极材料虽具有结构可设计性优势,却面临n型材料电压低、p型材料比容量不足的瓶颈。双极型有
共轭高分子的化学结构通常由刚性共轭主链和柔性侧链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具独特功能。作为光电半导体材料的核心,共轭主链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光吸收、发射行为及电荷传输等性能。通过化学掺杂向主链引入载流子,可有效调控其载流子密度和电导率。而共轭高分子的可溶液加工特性则主要依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金属可以与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直接相连,这一突破开启了有机金属化学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在催化和材料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尽管如此,真正全新的有机金属骨架至今仍十分罕见。轮烯是一类结构独特的共轭多烯体系,自1825年苯的发现起便
唐本忠院士唐本忠院士,于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89-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Neos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加盟香港科技大学,2009年、2017年、2020年先后当选中国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电化学能量存储技术因其在缓解化石燃料枯竭及其环境影响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尽管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已成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流选择,但它们仍面临着诸如安全隐患、锂资源有限以及回收基
追求具有良好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高能量/功率密度锂金属电池是开发下一代储能设备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循环过程中,电解质的不可控降解和随后形成的劣化电解质/电极界面对这一努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准固态电解质兼具液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解质的优点,同时还
1928年,物理学家 狄拉克 (Paul Dirac) 提出了关于电子运动的理论,预言了 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的存在 。自那之后,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反粒子,以及由夸克组成的强子的反物质对应物,都陆续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实验或宇宙线中被观测到。
追求具有良好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高能量/功率密度锂金属电池是开发下一代储能设备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循环过程中,电解质的不可控降解和随后形成的劣化电解质/电极界面对这一努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准固态电解质兼具液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解质的优点,同时还能
于是问题转换成了性别问题,只要受众不相信男人的话,就是拒绝压迫,于是不听挑毛病,又赢了一次,看到电焊的女性,看到电焊培训班学习电焊的女性,再看到全女维修工这里学习的女性,那剩下的女性就会在这样的滑坡论证下,自动带入我也赢了。
共轭二维聚合物是一类由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二维扩展结构的多孔晶体材料。传统的界面合成策略,如基于动态共价化学(如C=N键)的方法,能够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实现大面积晶态共轭二维聚合物薄膜的可控构筑。然而,由于
热电材料能够直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PEDOT:PSS因其较高的热电性能、溶液可加工性、高机械柔性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关注。但是其热电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通常,可以通过二次掺杂、去掺杂、能量过滤等传统方法来提高PEDOT:PSS的热电性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Gojko Lalic课题组以烷基硼烷为偶联配偶体,发展了一种银催化末端共轭炔烃的高选择性氢-烷基化反应。该反应可以实现一系列(Z)-α,β-不饱和酯、仲和叔烷基酰胺、芳基酰胺、烷基和芳
由于天然丰度高、电位适中、理论容量高(1166 mAh g-1),钠金属负极被认为是有前途的下一代可充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候选者。然而,在传统有机电解液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微观结构不均匀且不稳定,使得电解液和钠金属在电池运行过程中持续消耗,导致钠金属
高压金属锂电池(HVLMB)是下一代高能二次电池的理想选择,但由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和相容性差,导致其容量严重下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已报道的多种策略包括使用各种电解质添加剂或新型亲锂集流体来增强SEI层。虽然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Li的均匀沉积
尽管碳纳米管在材料科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要合成长度、直径和手性均一的碳纳米管及其类似结构,仍然是合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为此,利用有机合成的手段,发展“自下而上”的合成策略有望突破现有的合成瓶颈。其中,由连续的对苯撑单元首尾相连的环对苯撑是扶手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