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2025:长期暴露于 HBV 会抑制治疗性疫苗接种的免疫原性和抗病毒功效
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持续存在与病毒特异性 T 细胞反应稀缺且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性疫苗接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活抗病毒 T 细胞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策略。尽管如此,它可能受到 HBV 在高滴度下长期持续存在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垂直传播导致的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持续存在与病毒特异性 T 细胞反应稀缺且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性疫苗接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活抗病毒 T 细胞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策略。尽管如此,它可能受到 HBV 在高滴度下长期持续存在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垂直传播导致的感染。
ABI-4334 是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Assembly Bioscience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SMB)正在开发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款乙肝病毒(HBV)核心抑制剂,体外环境测试结果显示该药对前基因组(pg)RNA的包裹和共价闭合环状(ccc)DNA
目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MASLD对慢乙肝患者肝癌的发生与肝癌术后预后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在EASL 2025摘要中,韩国学者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MASLD与HBV相关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在HBV感染者中,最具代表性的血清学标志物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随着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认识的普及,其真实状态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约有2.57亿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88.7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原发性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根据我国2014年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普通人群HBsAg流
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εPA-44)是由诺合泰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家一类新生物制品。该产品是以HBV抗原表位图谱为基础,按照不同类型表位、不同抗原来源表位、不同的连接顺序、不同的化学修饰基团等,采用基于表位的疫苗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筛选的多肽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卫生挑战,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慢性 HBV 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近期,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布了最新 HBV 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为HBV 感染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循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卫生挑战,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慢性 HBV 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近期,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布了最新 HBV 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为HBV 感染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循证
2025年4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翁秀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Liver transplant-facilitated CD161+Vα7.2+MAIT cell recovery demonstrates c
随着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与慢乙肝的共病现象日益普遍,代谢异常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但MASLD对慢乙肝自然病史的影响尚不明确。在EASL 2025摘要中发布的一项台湾研究结果显示,合并MASLD可能增加慢乙肝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和
“奶奶查出乙肝,还能不能帮忙带娃?”这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一边担心孩子被传染,一边心疼老人被“隔离”,矛盾又揪心。乙肝真的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吗?如何科学防护?
2025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于5月7日至10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盛大召开,来自全球肝病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我国西部战区总医院汤善宏教授团队的研究(壁报编号:SAT-238)入选大会壁报交流,聚焦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失代偿
乙型肝炎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发热。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A hepatitis B virus-free cccDNA-producing stable cell for antiviral screening” 的研究论文。研究构建了一种无需病毒感染即可持续产生 HBV cccDNA 的稳定细胞系,该模型中, H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消息,广州来恩生物自主研发的“GZL-016注射液”新药IND申请已获默示许可,拟用于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治疗。作为全球首个靶向HBV的mRNA编码TCR-T细胞疗法,其获批临床标志着肝癌治疗迎来新突破!
3月,2025年亚太肝病会议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在此为大家总结了有关HBV RNA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是CHB感染者及长期规律NAs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血清HBV RNA分布特征、LLV与MVR患者的HBV RNA水平差异、NAs治疗后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的CHB及
母婴传播是HBV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也是造成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慢性HBV感染育龄期女性的全程管理,不仅关系到母婴的安全性和阻断HBV母婴传播,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的威胁”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孕产妇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传染性疾病。干扰HBV核心蛋白(HBV core protein,HBC)组装成衣壳有望成为治愈CHB的有效策略,而现有HBV核心蛋白变构调节剂(CpAMs)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HBsAg是预测慢乙肝患者临床和治疗结局的一个可靠的血清学标志物。目前商用的HBsAg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LLOD)为0.05 IU/mL。然而,仍需更灵敏的HBsAg检测方法以加强慢乙肝的临床管理。近来免疫分析技术的进步使HBsAg的检测更加灵敏,如雅培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