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
立
夏
2025年5月5日
乙巳年 四月初八 星期日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02
╱ 立夏气候 ╱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阵雨雷雨过程明显增多。 降水增多且强度增强,系冷暖空气对峙以及近地面暖湿气流上升产生的对流天气等因素所致。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 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节气前,中国春的范围达到鼎盛,除了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福建等地是夏季,其余大部分地区仍是春季。到了立夏,象征着夏季开始,蛰伏已久的夏开始大举向北推进,抵达华北。
03
╱ 立夏农事 ╱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 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04
╱ 立夏养生 ╱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 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 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