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系西沐在2024年5月10日至12日荣宝斋画院西沐艺术商业访问学者班第七次昆山市授课,主题是“艺术家管理的本质、内容与维度”的部分内容整理。
5/10 2024
本文系西沐在2024年5月10日至12日荣宝斋画院西沐艺术商业访问学者班第七次昆山市授课,主题是“艺术家管理的本质、内容与维度”的部分内容整理。
艺术家管理基本理论与体系
西沐
【摘要】艺术家管理是艺术品市场重要的功能之一。艺术家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律,需要相对独立的系统构建与体系拓展。也就是说,艺术家管理需要建构相应的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其管理运营体系。本研究给出了艺术家管理理论与管理运营体系的系统建构。艺术家管理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新课题,它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认识这个内在规律,并让它落地,是践行艺术家管理的重要过程。
艺术家管理就是要发现优秀艺术家,并让其在学术与市场两个领域取得多重认可。如何发现优秀艺术家并使优秀艺术家成功,是艺术品市场研究的焦点问题。艺术家管理的研究与探索,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艺术家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而实现价值发现这一目的,其手段与基础是价值管理。也就是说,艺术家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这一目的的实现,是靠价值管理来实现的。基于此建立起来的艺术家管理基本理论、方法与体系,将推动发现优秀艺术家并使优秀艺术家成功的进程,不断将这一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和社会化,是当下艺术品市场研究的重要又迫切的课题。
一、艺术家为什么需要管理
(一)研究的背景
1、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重塑形态,这个过程需要重构艺术家价值发现的平台、方法与体系。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纷繁杂乱,也没有像今天一样让人看不到底。传统业态在缩表,新业态在生发扩张,可是我们习惯了用传统业态的思维惯性、分析话语和分析方法去看待市场,去看待已经变化了的市场。所以,感到市场新的业态无比纷繁杂乱,这是传统视角、逻辑的惯性。如何去看待新业态的市场、新形态的市场,这就需要新的视角、新范式、新的逻辑、新的方法去观察市场,重构价值发现的平台、方法与体系就成为重要基础。
2、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转态,艺术家管理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准确的学术与市场定位。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转态的具体表现:第一传统交易萎缩;第二市场交易缩表;第三市场形态在转变;第四市场在扁平化;第五市场状态多极化;第六市场既要服务高净值人群又要大众化人群;第七艺术金融服务不可或缺。艺术品市场在大环境下不景气,有市场的原因,有观察视角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市场不是在转型,而是在转态。而在这一转态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艺术品市场正在从多元化向多极化转换,面对这种多极化转换,艺术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艺术家管理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寻找准确定位,建立稳定的市场与学术格局。
3、中国艺术品市场转态的市场动力演进总开关,它决定着艺术家价值发现的基本维度。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转态的市场动力演进,首先是审美文化的崛起与转型。美学转型审美文化的崛起是市场多极化的原动力,审美趣向的转变是多极化发展的根本,只是我们没有预料到在这样一个时刻、以这种方式伴随着数字化、年轻化、智能化的浪潮发生了;其次是藏家年轻化的推动;第三是线上交易的增长;第四是数字化趋势与新业态生发;第五是再国际化正在进行;第六是艺术金融服务支撑。这六个维度关系到艺术家价值发现的基本面。
4、艺术家在艺术品市场多元化、多极化发展的同时,生存空间空前细分化,竞争更加激烈,需要精准化的管理。多极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是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与艺术品市场新形态相匹配的。因此,艺术家需要管理,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更多地是市场新形态决定的系统需要,既有市场的,又有学术的。
(二)艺术家的分析架构
在多极化的艺术品市场与多元化艺术生态中,艺术家事实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鲜活的、立体的独立存在。那么,在研究艺术家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认知与分析艺术家?这是进行艺术家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认为,艺术家是一个在生态中生存的立体系统。为了研究分析方便,把艺术家的独立特征概括为三个维度:精神、价值、资产,并将其放在三维坐标中进行分析研究,能更好地揭示其立体存在。具体见下图1。
图1 艺术家管理分析框架图
由图可见,一个独立的、立体的艺术家在这个三维坐标中,可以分为三种相状态:即精神——价值态、价值——资产态及精神——资产态,通过这三种相状态,可以将一个独立的、立体的艺术家分析为:
1、精神——价值态。在这种相状态下,艺术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神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及价值基础。
2、价值——资产态。在这种相状态下,艺术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心资产、关联资产、延伸资产及周边资产。
3、精神——资产态。在这种相状态下,艺术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神资产、艺术资产、交互资产及物理资产。
这样,一个艺术家通过三维、三相状态的分析,再经过整合总结,就可以形成对这个艺术家形成了立体化、整体化的认知。
(三)如何进行艺术家管理
经过对艺术家的分析,艺术家的管理就可以建构起一个核心、一条主线、两个体系来具体进行。
1、一个核心:艺术家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
2、一条主线:艺术家及其资源价值发现——通过价值管理运营体系——达成学术共同体与市场共同体的双认可。
3、两个体系:艺术家管理的方法体系与管理运营体系。
艺术家的成功关键在于其价值发现,而价值管理是手段,通过体系化运作,达成学术共同体、市场共同体共同认可是目的。艺术家管理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它有自己内在的营运逻辑与规律。
二、艺术家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管理体系
(一)艺术家管理的基本理论
围绕价值发现与价值管理运营进行艺术家管理,通过构建一个核心、一条主线、两个体系来实现学术共同体、市场共同体共同认可,从而实现优秀艺术家的成功。艺术家管理是一个新的理论热点与新的知识体系。具体见图2。
图2 艺术家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艺术家管理的基本过程
艺术家管理过程是一个认知管理的过程。它分为:学术梳理-学术研究-学术定位-市场定位-价格体系构建-价格体系落地-诊断调整等几个环节,不断进行寻优,最终实现学术共同体与市场共同体的双认可。
1、学术定位;
2、市场定位;
3、价格体系建构;
4、价格体系落地;
5、学术共同体与市场共同体的认可;
6、预警诊断调整调控体系建立。
(三)艺术家管理的基本体系
艺术家管理的基本体系在价值发现与价值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基本理论、基本体系与支撑服务体系,建构艺术家管理体系,以实现学术共同体与市场共同体的共同认可。见图3.
图3 艺术家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体系
三、艺术家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门学科体系的形成,方法论的不断成熟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对艺术家管理来说,从传统形态到互联网形态,再到数字形态的进化发展,其方法论的变迁与进化也有着非常明显的轨迹。在这里,我们探讨艺术家管理的方法论,进而探讨艺术家管理数字化的方法论,可以说是对艺术家管理数字化系不断建构、不断体系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艺术家管理体系的探索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对应,其方法论的探讨与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不同层次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传统形态的、互联网形态的,也有数字化形态的一些方法论的积累,还有进一步探索的一些前沿的方法研究,所以在方法论的探讨中,我们要集合、整合、集成这些方面的成果,尝试地去建构系统整体的艺术家管理方法论。
艺术家管理,特别是艺术家管理数字化是一种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内部的规律。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有别于研究其他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对象的一些方式方法,探讨一些新的路径与做法,由此形成的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和经验,经过提升与系统化、科学化,形成新的系统方法,进而上升为方法论,这是艺术家管理到艺术家管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其发展中所需要的。因此,研究艺术家管理的方法论,并将其相对独立出来是非常必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法论建构共识
1、艺术家管理是一种特种形式的管理活动。
2、文化艺术需求快速崛起,是一种特质非常明显的需求形式。
3、新消费的迅猛发展,使艺术家管理的实践与研究面对新的市场与产业基础。
4、科技融合为艺术家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5、基础设施,特别是数字化发展推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形成,促动艺术家管理形态不断进化发展。
6、新业态的不断生发形成,使得数字场景越来越成为艺术家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7、艺术家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推动艺术家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艺术家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要有独立系统的方法论及其体系。
8、新业态---数字场景构建新的经济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底层的运作逻辑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与认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越来越由传统的品牌驱动变为IP驱动 。市场运营不断向品牌驱动—IP驱动—流量驱动—场景的集中+重复传播形成新品牌驱动(以IP为中心的品牌)。二是商业运作不断由品牌与渠道为主进一步进化为场景为中心 。
(二)艺术家管理方法论研究现状与问题
1、发展的现状: 首先,对建构艺术家管理方法论意识比较淡漠;其次,对艺术家管理的内在规律还缺乏深入研究;第三,对数字经济时代的艺术家管理数字化、数智化的发展趋势还缺少认知;第四,对艺术家管理数智化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技术支撑还理解不深入;第五,对艺术家管理数字数字化的发展的业态与产业生态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第六,对数字经济时代的艺术家管理数字化的发展与治理体系缺乏深刻的认识。
2、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认知模糊,对数字经济本身的研究缺少一个共识,对其方法论的研究刚刚开始。在这种条件下,研究艺术家管理的方法论,需要提供共性的基础与前提。毫无疑问,目前还很难具备这一前提条件。第二,由于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方法论现在缺乏认知与积累,数字经济新形态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机制需要进一步清晰与提炼,如果缺乏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逻辑与机制的掌握,就谈不上建构艺术家管理方法论及其体系。第三,对艺术家管理方法论的积累与探索缺乏必要的总结与提炼,艺术家管理方法论的建构缺少共同认知。第四,目前,艺术家管理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形态或业态,相关成功的案例极度缺乏,缺乏相应的场景,相关的业态与生态建设也刚刚开始,关于艺术家管理方法论的研究,存在现实基础与支持。第五,艺术家管理方法论本身的研究需要相应的哲学思考与哲学方法,目前的研究还不可能在哲学的层面给出支持,方法论本身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形成逻辑思维的始点。
(三)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平台集成分析方法
艺术家管理方法论的研究,我们必须坚持相应的哲学思维,艺术家管理从传统形态到互联网形态,再到数字形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跨越了技术融合、技术进步甚至是技术革命的一个全新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科技融合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就需要进一步的选择与整合。具体来说,那就是传统形态到互联网形态,再到数字形态,艺术家管理的发展实际上它是一种跨形态的发展方式,它改变了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基本的产业基础,所以,在分析方法的研究上也需要进一步的开拓思路,概括的讲,这种形态之间的不断的转换,需要我们用范式转化的方法论来进加以适配与应对。
1、哲学基础
方法论的基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辩证逻辑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
历史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包含两层含义:
(1)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
(2) 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逻辑与历史并不等同,因此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不必机械符合被考察对象历史发展的顺序,而是从发挥作用先后、影响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仅要关注历史的细节和偶然性,还要能够抽象出历史的内在规律,并用逻辑的形式来表述这些规律。
2、基本逻辑
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化平台生态集成分析方法:
(1)分析方法:系统+平台。
(2)分析路径:平台+业态+生态。
3、方法构成
(1)投融资分析方法——四柱分析法、多维时钟理论。
(2)产品设计运营分析方法——风险结构理论。
(3)风险管控分析方法——平台+风险闭环管理理论。
(4)场景建构分析方法——场景建构理论。
(5)资源活化分析方法——资源活化理论。
(四)新研究范式概述
艺术家管理数字化的方法论研究到目前,我们认为用新的方式来概括与探讨这一新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基础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具体的平台化分析、系统分析与生态分析,由此形成系统平台集成分析方法。在这个集成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将艺术家管理数字化方法论概括成场景建构分析方法、资源活化分析方法、投融资分析方法、风险管控分析方法、产品设计分析方法与计量分析方法等具体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与系统平台集成分析方法一起,构成了艺术家管理数字化方法论的体系。具体见图4.
图4艺术家管理方法及其基本结构
1、分析范式:系统平台集成分析方法
2、场景建构分析方法
3、资源活化分析方法
4、投融资分析方法
5、风险管控分析方法
6、产品(服务)设计方法
7、计量研究方法
四、结语
发现优秀艺术家并推动其成功是研究市场的主要任务之一。艺术品市场新形态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它的演进不仅有自己的规律,并且还有自己的动力集成推动。了解了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这些底层的逻辑,才能够认知清楚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大的趋势,在趋势面前,我们才能更加理性、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解释力、更加智慧地进行艺术家管理。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