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近80岁的李先生,十余年里一直保持着运动锻炼的习惯,以此增强体质、抵御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侵扰。然而,在一次常规的运动锻炼中,他不慎意外摔倒。家属将他就近送医检查提示骨盆骨折后,又将其送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近日,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骨盆亚专业团队联合多学科协作,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下顺利救治一名高龄骨盆骨折患者,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年近80岁的李先生,十余年里一直保持着运动锻炼的习惯,以此增强体质、抵御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侵扰。然而,在一次常规的运动锻炼中,他不慎意外摔倒。家属将他就近送医检查提示骨盆骨折后,又将其送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遭受骨盆骨折的李先生因疼痛只能持续卧床,在本来就伴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其长期卧床可能会带来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家属十分紧张,希望他能快些康复,能够下床活动。
“如何安全、快速地为这样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是摆在医疗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息息相关。柳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经会诊研究,在系统评估肺功能及围术期风险后,给出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接受治疗。
手术现场,医务人员使用机器人导航为患者植入内固定装置。柳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该院麻醉科团队成功实施麻醉后,创伤骨科骨盆亚专业团队利用机器人导航技术为患者进行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切口及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疼痛明显缓解即可坐起,术后第二天即可通过助行器辅助下地活动。
该院创伤骨科骨盆亚专业团队与康复医学科团队每日对患者进行会诊,与患者交流病情,指导术后注意事项,力争让骨折部位加快康复。目前,李先生已顺利出院。
柳州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舒文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微创技术使手术更加精准,它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大大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适应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尤其是对于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复杂骨盆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让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从而回归优质的生活。(欧人华)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