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要被洗白!中科院颠覆性研究,尼古丁或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09:35 2

摘要:实验剂量与吸烟剂量天差地别:2023年《自然・通讯》的研究显示,低剂量(2μg)尼古丁让实验小白鼠寿命延长了40%,但小鼠血液中尼古丁含量仅0.25纳克/ml。

【声明:本文内容均已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吸烟,人们总会立刻联想到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威胁,“吸烟有害健康”更是深入人心。

但近期中科院关于尼古丁的研究引发热议,有烟民借此宣称“吸烟能抗衰老”,甚至觉得香烟要被“洗白”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验剂量与吸烟剂量天差地别:2023年《自然・通讯》的研究显示,低剂量(2μg)尼古丁让实验小白鼠寿命延长了40%,但小鼠血液中尼古丁含量仅0.25纳克/ml。

而现实中,普通烟民血液里的尼古丁含量就有10-50纳克/ml,老烟枪更是能超过500纳克,两者剂量差距悬殊,完全没有可比性。

研究机制与新进展:2023年《自然・通讯》研究揭示,慢性低剂量尼古丁可促进SIRT1(一种与衰老相关的蛋白)与NAMPT(参与NAD+合成的关键酶)的相互作用,降低NAMPT乙酰化水平、增强其活性,进而增加β-NMN和NAD+(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物质)含量,改善代谢并延缓衰老。

2025年7月28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与中欧医药中心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的成果进一步发现,终生服用尼古丁可通过调节鞘脂代谢(鞘脂是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代谢调节的一类脂质),对衰老相关代谢进行重新编程,帮助机体抵抗年龄相关的运动功能衰退。

研究场景≠吸烟行为:这些研究的对象均为小鼠,且是单纯通过口服摄入纯净尼古丁,并非通过吸烟方式。

吸烟时尼古丁伴随的是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和实验中的纯净尼古丁摄入完全不同。

尼古丁与吸烟的本质区别:实验中使用的是纯净尼古丁,仅发挥单一化学作用;而香烟中的尼古丁伴随燃烧产生的焦油、一氧化碳、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细胞DNA、损伤血管内皮,二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完全不同。

“尼古丁可能有潜在益处”和“吸烟有害”是两个独立命题,绝不能混淆。

研究存在的争议性: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吸烟与某些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帕金森病等)之间存在一定的保护性关联,这说明尼古丁本身可能具有独特的、与环境相关的生物活性,但此类关联并非因果证明,且不能抵消吸烟带来的整体健康风险。

实验到人体应用的科学距离:动物实验结果(如小鼠)到人体临床应用需经过长期验证,存在物种差异(小鼠与人类生理机制不同)、剂量换算(动物剂量≠人类安全剂量)等问题。

目前尼古丁抗衰老研究尚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更不能直接推导为“吸烟对人体抗衰老有效”。

尼古丁药用与吸烟的严格界限:尼古丁在医学上有特定应用(如帮助戒烟的替代疗法、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性治疗),但这些应用是在严格剂量控制和医疗监督下进行的,与吸烟时无节制摄入尼古丁及有害物质的行为完全不同。

香烟成分复杂且危险:一支香烟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是明确的致癌物,比如苯并芘、焦油、砷等。

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大脑萎缩,每天吸烟量越多,脑容量减少越明显。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针对中国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显示,吸烟关联56种疾病和22种疾病死亡风险,每年因此死亡人数高达100多万,对身体的损伤是多系统、多器官的。

新型烟草同样有害:细杆烟会加速烟草燃烧速度,使有害物质高浓度输出;爆珠烟燃烧时会释放酚类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电子烟在高温加热下可能释放甲醛和乙醛等有毒物质,不存在“相对安全”的吸烟方式。

尼古丁的成瘾性难摆脱:尼古丁虽然不直接致癌,但其成瘾性极强,会让人对吸烟产生依赖,一旦停止吸烟,就可能出现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反应,让戒烟变得困难。

健康风险会“滞后爆发”:烟草对身体的伤害往往不是即时显现的,可能会潜伏10-30年,长期吸烟会加速肺功能衰退,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青少年吸烟危害更大:青少年身体未发育成熟,吸烟会影响骨骼发育、肺部功能和大脑认知,降低运动耐力,且青少年吸烟成瘾后更难戒断,埋下长期健康隐患。

二手烟危害不容忽视:二手烟中含有与香烟燃烧相同的致癌物和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心脏病的风险,尤其对老人、儿童和孕妇危害更大,可能导致儿童哮喘、肺炎发病率升高,孕妇流产或胎儿发育异常。

研究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戒烟后,生活质量会明显改善,寿命也能延长。

65岁戒烟的人预期寿命可增加1.7年,就算到了75岁戒烟,也能增加0.7年的寿命。

戒烟的益处立竿见影:戒烟后20分钟内,心率和血压开始下降;1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大约是吸烟者的一半。

《自然》杂志研究还指出,戒烟不仅能立刻改善免疫系统,这种好处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科学戒烟有方法:老年人戒烟可借助医疗手段(如尼古丁替代疗法的贴片、口香糖),减少戒断反应;也可寻求家庭支持(家人共同营造无烟环境)或专业戒烟门诊帮助,提高戒烟成功率。

青少年吸烟预防建议:家长和学校应加强控烟教育,通过真实案例说明吸烟对青春期发育的具体影响,同时引导青少年远离“吸烟很酷”的错误社交文化,从源头减少吸烟行为。

而且吸烟没有所谓的“安全量”,晨起、睡前、运动后、饱饭后这几个时间点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会更大。

说到底,尼古丁的抗衰老研究是在“低剂量、纯净摄入、非上瘾状态”等特定实验条件下的结果,绝不能等同于“吸烟有益健康”。烟草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是明确且严重的,戒烟无论何时开始都不晚,且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链接:

https://www.cas.cn/syky/202303/t20230309_4879073.shtml?use_xbridge3=true&loader_name=forest&need_sec_link=1&sec_link_scene=im&theme=light

https://www.cas.cn/cm/202303/t20230308_4878795.shtml?use_xbridge3=true&loader_name=forest&need_sec_link=1&sec_link_scene=im&theme=light

https://www.siat.ac.cn/siatxww/kyjz/202508/t20250804_7900721.html?use_xbridge3=true&loader_name=forest&need_sec_link=1&sec_link_scene=im&theme=light

来源:蓝星前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