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万人研究:血压≥130/85,心血管风险大增!两种观念 必须转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09:40 1

摘要:一直以来,由于高血压在我国的诊断标准是“≥140/90mm/Hg”,这使得不少人认为:血压只有在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以后,才会让心血管风险上升---比如引起脑溢血、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血管死亡;反之,血压只要<140/90mmHg,那么,心血管系统就是“安全”的.

一直以来,由于高血压在我国的诊断标准是“≥140/90mm/Hg”,这使得不少人认为:血压只有在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以后,才会让心血管风险上升---比如引起脑溢血、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血管死亡;反之,血压只要<140/90mmHg,那么,心血管系统就是“安全”的......

但事实上,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2025年,基于我国359万多人开展的一项超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明:血压只要达到130/85mmHg或以上的水平,心血管风险就已经开始大增了!

这项由我国学者刊发在《BMC Medicine》上的超大规模研究,主要基于的是ChinaHEART队列中、年龄处于35-75岁的359万多例中国受试人群的相关数据。

研究者主要参考了2023版欧洲高血压指南当中所提出的标准,按照基线血压水平的不同,将这些受试者给分为了4组:

理想血压组:血压<120/80mmHg;正常血压组:血压处于120-129/80-84mmHg;正常高值组:血压处于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血压≥140/90mmHg。

在相当于追踪了长达8年的时间之后,研究者最终得出了以下这些重要的结论:

第一,与血压<120/80mmHg的“理想血压组”相比,血压处于130-139/85-89mmHg的“正常高值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4%,其中,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了28%,脑出血死亡风险升高了75%!

第二,与血压<120/80mmHg的“理想血压组”相比,即便是在血压刚刚达到120-129/80-84mmHg的“血压正常组”当中,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心血管风险上升,比如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4%、脑出血死亡风险增加43%!

也就是说,我们人体的血压并不是只有等到“≥140/90mmHg”以后,心血管系统才会开始遭受到“血压高”所带来的危害。

事实上,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血压一旦“≥120/80mmHg”,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就已经开始“受损”了;尤其是当血压“≥130/85mmHg”时,心血管系统风险就会大大增高了!

不得不说,这项超大规模研究的结果其实很好地提醒了我们中国人群:与血压有关的两种普遍的“错误观念”,必须要尽快转变了!

第一,尚未确诊高血压的朋友们,别等到“血压≥140/90mmHg”才意识到需要控制血压。

应该说,与这项研究当中的分类标准相比,我国现行的血压分类标准还要显得更为“严格”一些。

以非常权威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为例,我国当前将【理想/正常血压】给定义为“<120/80mmHg”;而将【血压正常高值】给定义为“120-139/80-89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也就是说,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血压一旦“≥120/80mmHg”,就不再属于“完全正常”了。

对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还专门强调:【血压正常高值】的人群,也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甚至,血压处于“130-139/85-89mmHg”的这部分【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假如心血管总体风险较高的话,还应该提前启动降压药的治疗!

由此可见,只有等到血压“≥140/90mmHg”以后才知道要调整生活方式或者服药治疗的这种观念,已然是过时和错误的了!

对于发现血压“≥120/80mmHg”的朋友们来说,就已经需要开始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手段来尝试控制血压了。

而血压值已经达到“≥135/85mmHg”的朋友们,更是应该找到心血管专科医生,对自己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发现心血管风险较高的话,甚至有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启动降压药的治疗。

第二,已经确诊了高血压的患者,别简单地以为“血压降到<140/90mmHg”就够了。

对于因为血压值曾经“≥140/90mmHg”而已经被确诊了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大多数人相信都已经在吃降压药了。

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血压只要降到“<140/90mmHg”就非常不错了。

但大家结合前面的研究,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假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只是刚好被降到130-139/85-89mmHg的水平,这虽然已经满足了“<140/90mmHg”的条件,但却很有可能依然没有让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被降到最低。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的高质量临床试验反复证明了:与“<140/90mmHg”的降压目标相比,高血压患者把降压目标给设定为“<130/80mmHg”甚至“<120/80mmHg”,往往可以带来更大程度的心血管风险降低。

而这种【强化降压】,也已经在高血压的管理当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比方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就特别前调:包括一般高血压患者与年龄在65-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内,血压应先降至“<14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还应进一步降到“<130/80mmHg”。

而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则更是推荐:所有一般高血压患者与年龄在65-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直接把血压给降到“<130/80mmHg”!

2024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由此可见,对于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也绝不是刚好降到“<140/90mmHg”就够了的,而是最好能够降到“<130/80mmHg”。

综上所述,由我国学者基于ChinaHEART队列所开展的一项纳入了359万多例对象的超大规模临床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血压一旦≥120/80mmHg,我们人体的心血管风险就会开始明显上升;尤其是当血压≥130/85mmHg时,心血管风险更是会大大增加!

因此,对于还尚未确诊高血压的普通人群来说,大家只要发现自己的血压≥120/80mmHg,就应该充分意识到:需要积极干预并控制自己的血压水平了(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但不排除少数患者可能需要用药)。

而对于那些已经确诊了高血压的患者而言,大家则是应该清楚:高血压并不是降到“<140/90mmHg”就够了,而是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其降到“<130/80mmHg”!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of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defined by the 202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 with mortality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 of 3.6 million adults 《BMC Med.》 2025 Apr 16;23(1):226.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 第32卷 第7期

3,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52卷 第9期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注:本文没有使用AI辅助技术,文中主要观点均来源于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临床研究结果以及个人总结!

来源:家有好医赵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