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站桩(69)养生医家佛道修行者桩影觅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00:40 2

摘要:我呢,机缘浅,慧根薄,在咱中华家这片土地上行走了五十多年,有些场合也能遇见中医、佛道、修行之人,另外,能翻看到一些经典古籍、经文八卦、自媒体,但我一直未能钻研进去啊,那么,这该从何说起呢?暂且避实就虚,天南地北,脑洞开一些,务虚地聊一聊。

养生医家佛道修行者桩影觅踪

漫谈站桩传承与科学(69)

2025年5月3日,金永武(原创)

拳家之外,有帝王将相王侯世家、艺术方伎之名流、平民百姓,还有一类很特殊的人群,毕竟比较小众:医家、养生家、佛道、隐世、修行者。

我呢,机缘浅,慧根薄,在咱中华家这片土地上行走了五十多年,有些场合也能遇见中医、佛道、修行之人,另外,能翻看到一些经典古籍、经文八卦、自媒体,但我一直未能钻研进去啊,那么,这该从何说起呢?暂且避实就虚,天南地北,脑洞开一些,务虚地聊一聊。

一、务虚聊聊传承。

要了解他们的传承,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文献记载,二是向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师傅学习,三是通过实践修习,辨别、溯源功法的真伪、传承法脉。

关于文献,与站桩修行有关的最早文字记载,恐怕目前发现的约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一段42个字的描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养生的典籍,这段文字古朴、不玄虚,是指导养生的方法,经常被后世拿来作为指导站桩的经典。

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到近代,一定有无数的医家、养生、气功导引、出家修行、道家修真、隐世之人,他们在传承、在发展这种站桩、静养功法,也留下了不少文献记载、传承故事。你看,纸张印刷技术广泛应用,明清两代留下的文献记载相对多起来,而且,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整理、出版这类文献的小高峰,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养生术、气功导引、桩功、丹道、神通、异能异术的功法、实践与研究文献,留下许多文字、故事传奇。

古代修行文献的记载,内容或不系统,或玄虚,或晦涩难懂,仅凭文字,没有一定境界的修习者,难以深入法要,也几乎没有能力辨别其传承之真伪、判断其传承之优劣。这是一大困难。

关于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故事、功法。中国的武功、养生、修行文化重要特征就是师徒口传身授的传承,而不是公开的知识传播体系,有的流派传承是有不立文字的传统,有的流派有文字有口传身授。因此,古代功法传承至今,有消失了,有部分遗失、衰落、变化、发展、创新各种可能。但我坚信,毕竟许多条支脉在传承,大体上的功法还是能继承下来的。因此,这些师傅是中华修行文化的载体,十分宝贵。

从功法实践出发,辨别其功法的高低优劣、溯源其真伪。要有辨别的能力,你自身得是个中的行家。

这一类特殊人群的站桩功的传承,说是拳家之外,其实他们的传承有的确实是纯养生功法方面的传承,不追求武功,有很多呢往往与拳家传承密切相关。

另外,这类群体的站桩功功法源自多支流派,其中最大的流派或者说渊源最深的当属道家流派,而道家众多的流派中,其中的武当、终南支脉都极为突出。我们就都不去细究了。

总之,古代有关修行知识不开放的传承传统,给研究带来极大的障碍,现代社会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编造、张冠李戴的功法、传承历史,谁能说得清楚呢?所以,现在我们要研究古代功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研究文献、传承历史,且一定要与功法修习实践相结合;祈盼有聪慧者、有毅力者、有机缘的传承者,理清脉络,深入研究功法与传承历史;另一条腿,相关科研和应用机构与功法传承者合作,从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入手。善莫大焉!

二、不聊功法,我们聊文化本源。

桩功、站桩功,仅仅从外在的形态看,或仰卧、侧卧,或躺,或盘腿打坐,或静坐,或弯曲站立,手臂、手的姿势也多,或其他形态,共同点是静寂不动的功法。至于各家桩功之意气导引等诸法,则差异多矣。桩功所求目标有类同相似的,也有不同。各家桩功有各自的语言、理论体系,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差距甚巨。我们如果不去修炼各个功法,而仅仅从理论上去做些比较研究,那么,就比较难深入。因此,我呢,撇开其功法,而追寻其文化本源,则近矣!无外乎几种可能。

一是中医理论,包括道医。其理论的根基,如经络说、气说、阴阳说等,都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二是佛理。印度佛学自从落地中国后,就不断地融合中华的儒家、道家等文化,实际上矛盾的少,融通的多。当然,藏传佛教则另有体系。

三是道家理论。道家修丹理论虽其根自老子之学,但别开生面,发展出其可观的丹道等学术。

以上三种生态之树,均在同一片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生发,其根同源,枝叶花果有别。

关于养生、医家、佛道、修行者的站桩功,我也就从独特的一个角度,点个题,不深入研究了。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