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深蹲的肺病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5改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6-02 21:49 3

摘要:很多慢阻肺、肺纤维化、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长期活动减少,肌肉流失,尤其是下肢力量明显下降。结果呢?稍微走两步就累得不行,明明肺功能指标没那么差,但日常生活却越来越力不从心。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不是不想锻炼,是喘不上气来。”“医生说我得多动,可我这身体,一动就咳。”“年纪大了,腿脚本就不利索,还让我运动?”

——这些话,很多慢性肺病患者都说过。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这“喘不上气”的背后,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关键——你的腿,可能比你的肺更早“先罢工”。

很多慢阻肺、肺纤维化、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长期活动减少,肌肉流失,尤其是下肢力量明显下降。结果呢?稍微走两步就累得不行,明明肺功能指标没那么差,但日常生活却越来越力不从心。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一项发表在《慢性呼吸疾病杂志》的研究发现:坚持做深蹲训练的肺病患者,在短短8周内,运动耐力、呼吸频率、甚至心理状态都有明显提升。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毕竟深蹲一直被认为是健身房里的“爆发力之王”,怎么会和肺病患者扯上关系?

这正是因为它“看起来简单,但用处大得很”:

它是复合动作,不仅锻炼腿部力量,还激活核心肌群,提升身体整体稳定性;它对心肺系统的刺激刚刚好,不像跑步那样剧烈,却也不是轻飘飘的“应付式”锻炼;它可以按能力调整强度,从靠墙半蹲、坐立交替开始,到徒手深蹲、负重蹲,适合不同体能阶段的人。

别再把“运动”想成必须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样子。对肺病患者来说,深蹲更像是一种“以静制动”的聪明运动,用最少的喘气换来最大的收益。

你是否发现,很多慢性病患者,真正让他们丧失生活质量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体能的断崖式下滑”?尤其是肺病患者,最早失去的,往往不是肺,而是腿。

这是为什么?因为肌肉是代谢的工厂、免疫的堡垒、行动的发动机。当你因为怕喘、怕累、怕摔不敢动时,肌肉就在悄悄流失。一旦下肢力量下降,不仅走路变慢、起身变困难,连呼吸也更吃力——因为你的肺虽然还在工作,但身体其他系统早已不给力。

肌肉参与我们的呼吸活动。深蹲这种训练,不只是锻炼大腿,它还会增强核心肌群、呼吸辅助肌,让你在咳嗽、呼吸困难时拥有更强的“支撑力”。

有数据显示,慢阻肺患者中,有高达三分之一存在肌肉减少症,而这部分人死亡率、住院率都显著更高。换句话说,能蹲下的人,活得更好也更久,这不是夸张,而是数据支撑的事实。

很多人开始深蹲时并没有特别期待,只是想着“试试看”,但坚持一个月后,他们会发现身体开始“偷偷变好”:

1.行动力变强,走得更稳也更远
原来上个楼梯都喘得慌,现在可以一口气走到超市;以前下蹲捡东西还得扶一把,现在轻松下蹲站起,像年轻了十岁。

2.咳嗽减少,呼吸顺畅了不少
这不是“治好”了肺病,而是因为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强了,呼吸效率提升了。简单说,就是同样的肺,也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3.睡得更沉,整个人精神了
很多慢性病患者晚上睡不好,其实和白天活动量太低有关。深蹲这种全身性的训练,会刺激身体分泌褪黑素、内啡肽,让你晚上更容易入睡。

4.体重更稳定,肚子慢慢变小了
长期久坐会让脂肪堆积在腹部,增加内脏负担。深蹲激活大肌群,基础代谢率提高,哪怕不节食,也能慢慢“收肚子”。

5.情绪更稳定,看事也更乐观了
你可能没意识到,运动和心理健康是一体两面的。深蹲促进多巴胺分泌,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让人更有掌控感。

这些改善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但它们都在悄悄积累。有人说,“深蹲就是你的‘不老丹’”,听起来虽然夸张,但道理并不假。

很多人一听“深蹲”,第一反应就是怕膝盖疼。只要动作做得对,深蹲不仅不会伤膝盖,反而会保护它。关键是从“能做到的版本”开始。

刚开始可以从“靠墙半蹲”入手:背靠墙,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蹲到大腿略微发酸就站起来。每天做3组,每组10次就可以。等适应后,可以尝试“坐立结合”:坐在椅子上,双手抱胸,从坐姿站起再坐下,慢慢增加次数。

注意几点:膝盖不超过脚尖,重心放在脚跟;动作慢一点,不要追求次数,感受肌肉用力;蹲不下去也不要硬撑,哪怕只动一点点,也比不动强;呼吸配合动作,下蹲时吸气,起身时呼气,就像是在“用气带动动作”。

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别给自己太高的目标,每天三五分钟,也许就能改变你的下半生。

很多人误以为“生病了就得静养”,但真相是:不动,比病本身更可怕。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靠药物只是维持,靠运动,才是“自救”。

深蹲不是什么神奇疗法,它只是一个“身体用得上、负担不大的好动作”。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是你重新找回身体主动权的第一步。不是为了变成运动达人,而是为了能自己上下楼、出门买菜、不用人扶。

比起担心“我能不能做”,不如问问自己:“我还想不想自己走?”哪怕只是每天5分钟,只要你开始,身体都会悄悄回报你。

1. 李志明,刘英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中的运动训练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6):723-728.

2. 陈建华,王晓燕.肺康复运动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03-106.

3. 张晓红,刘斌.下肢肌力训练在慢阻肺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4):312-315.

来源:健康每日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