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84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62岁的老李退休后最喜欢的事,就是晚上小酌一杯。他常说:“喝点酒活血通络,睡得香。”可他做梦也没想到,检查结果出来那天,医生沉着脸告诉他:胃癌晚期。
“怎么可能?我身体一直挺好的呀!”他不解。
医生叹口气:“长期饮酒,就是你最大的隐患。”
这不是个案。根据《柳叶刀》2021年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2020年全球因饮酒导致的癌症新发病例高达74万例,约占所有癌症的4%。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被酒精悄无声息地吞噬。
很多人以为,癌症是“吃不对”、“基因不好”才会得的,跟喝酒没关系。但事实是,酒精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和烟草、石棉、苯并芘并列。别以为只有酗酒才危险,即使是“适量饮酒”,也无法规避癌症风险。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为乙醛,一种强致癌物质。乙醛会直接损伤DNA,干扰细胞修复机制,增加细胞突变概率,从而诱发癌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酒精与至少7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其中,男性食管癌、女性乳腺癌与饮酒关系尤其紧密。
2018年,《柳叶刀》刊登了一项覆盖195个国家、持续26年的研究,结论让人震惊:“喝酒没有安全剂量。”
哪怕只是每天一小杯红酒,癌症风险也在悄悄上升。这项研究指出,即使每天只摄入10克纯酒精(大约一小杯啤酒),也会让癌症风险增加4%。
更可怕的是,亚洲人群中普遍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导致酒精代谢慢,乙醛蓄积时间长,致癌风险更高。也就是说,同样的酒,亚洲人喝比欧美人更容易出事!
“我也就每天喝点小酒,哪能有事?”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但问题是,国人所谓的“适量”,其实早就超标。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5克酒精(女性为10克),换算下来,大约是:
啤酒:450ml
葡萄酒:150ml
白酒:约50ml
可现实中,很多人一顿饭就能干掉半斤白酒,这已经是严重超标。
长期饮酒,哪怕每天都只是“喝一点”,也会让癌症风险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你可能没想过,喝酒和长肿瘤之间的关系到底在哪?
其实,酒精对身体的伤害,是“全链条”的:
入口即伤:酒精直接刺激口腔、食道、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细胞长期处于修复状态,容易突变;代谢产物致癌:乙醛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诱发癌细胞;削弱免疫系统:酒精影响免疫细胞识别、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激素紊乱:女性饮酒会增加雌激素水平,进而提高乳腺癌风险;促进吸收致癌物:酒精增加黏膜通透性,更容易让其他致癌物进入体内。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打实的研究结果。
因为它们来得悄无声息。
很多与饮酒相关的癌症,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比如:
食管癌:早期可能只有轻微吞咽不适;
肝癌:初期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
乳腺癌:无痛性肿块,容易被忽视。
等到症状明显,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费用高、生存率低。以肝癌为例,我国超过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5%。而早期肝癌的生存率超过70%。
有人说:“我已经喝了几十年,也没事啊。”但别忘了,癌症从来不是“一口酒”的事,而是年复一年堆出来的。
而一旦得病,代价是巨大的:
经济成本:治疗癌症平均花费10万—30万不等;
生活质量: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人身心俱疲;
家庭负担:不仅是钱,更是精神压力。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拿命去赌“喝点没事”。
你可能不喝酒,也有人喝得比你多;但你不能确定,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你。
很多人以“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为借口饮酒,甚至觉得喝酒是“社交礼仪”。
但真相是,酒精从来不能缓解压力,只会让你更焦虑。
研究发现,酒精在短时间内虽然会让人感觉轻松,但很快会反弹,加重情绪波动,长期饮酒者抑郁和焦虑风险反而更高。
如果你真的压力大,请试试:运动,冥想,写日记,找朋友倾诉。
别再用酒精麻痹自己,那只是“饮鸩止渴”。
“没有哪一口酒,值得你用生命去换。”如果你已经喝了很多年,现在戒也不晚。研究表明,戒酒5年后,食管癌、肝癌、口腔癌等风险明显下降。时间越久,风险越低。
别再犹豫,今天就是你开始戒酒的第一天。
从现在起,远离酒精,就是远离癌症。
权威参考文献:
[1] GBD 2019 Cancer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Lancet. 2022;400(10352):563-591.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3] 《肿瘤防治研究》. 2023年第50卷第2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4] 柳叶刀.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Lancet. 2018;392(10152):1015–1035.
来源:老年病科安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