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本回潮呼声起,听业内教师如何评价教材演进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07:14 1

摘要:·第一,越来越偏西方化,自己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被侵蚀。大家仔细翻翻看,现在的数学教材里还有多少中国元素?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像传统的农历24节气的一种珠算度量衡,现在课本上基本上都看不到了。珠算变成计算器,节气变什么星期?现在的教材里面中国元素的影子都找不着

强烈建议回归以前的数学教材。

看现在的数学教材,我强烈的不看好。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越来越偏西方化,自己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被侵蚀。大家仔细翻翻看,现在的数学教材里还有多少中国元素?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像传统的农历24节气的一种珠算度量衡,现在课本上基本上都看不到了。珠算变成计算器,节气变什么星期?现在的教材里面中国元素的影子都找不着。难道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真的这么无用吗?这么重要的传承凭什么不教?

·第二,教材逻辑混乱,知识点的编排完全没有章法。最典型的例子,一年级应该掌握的内容硬是要拖到四年级才讲。比如加法1+2=3,既然都学会了,顺手讲讲交换律,2+1=3有什么难的?交换律这么简单又实用,而且根本不复杂,可是课本非要等到四年级上册才出现,这是不是在故意设置学习障碍?

再看看教材目录,更是乱成一团。二年级上册的目录,感受一下。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二单元:一百以内加减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继续乘法。

·第七单元:量一量比一比。

·第八单元:认识时间。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这些单元顺下来像不像在坐过山车,前后没衔接,内容跳跃,一点节奏感都没有。孩子们学的也是云里雾里,连自己学的是什么,哪一块根本搞不清楚,孩子能不一头雾水吗?

但你知道吗?其实早在1977年,北京朝阳区就有一位普通的老师,她就用四个字破解了这个乱局。这四个字就是和差倍分。她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把课本里边原本零零散散,横七竖八的540多个数学概念统一整理成这四个核心的数学思维。结果原本考试只有三四十分的孩子,直接冲上九十几分,很多三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水平能够直接达到小学毕业标准,效果非常显著,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成绩。这位老师叫做马芯兰,后来她不仅成为国家特级教师,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她的教学方法从1977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在全国2700多所学校广泛推广,效果有口皆碑。但问题来了,这么成熟的教学法,这么显著的效果,为什么现在的教材主编们就是不用?为什么让全国无数的孩子继续学这种死板又割裂的西化教材?为什么那么多有效的成果被搁置一边,好像它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你说说,我们一边在高喊传承文化,减负提质,结果真正做到这两点的方法却被看不见、听不见,让人越想越无语,说不出话来。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把这条视频点赞转发一下,让上面和更多的家长们都能看到,一起呼吁一下。

我是识字王陈刚老师,如果各位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记不住汉字,容易忘总写错别字,想一鼓作气帮助孩子大量识字,可以点击下方的直播预约,每天早上8点我都会在直播间跟你分享,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有事一起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