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海:全球融媒体联席会诗作赏析(之一)
首联 “寰宇风来万楫稠,云帆汇海聚鸿俦" 以航海意象起兴,喻指全球媒体如百舸争流汇聚,“鸿俦”彰显参会者的非凡格局。
首联 “寰宇风来万楫稠,云帆汇海聚鸿俦" 以航海意象起兴,喻指全球媒体如百舸争流汇聚,“鸿俦”彰显参会者的非凡格局。
鱼台县老年大学文学创作班一学员,坚持写作绘画摄影剪纸,活到老要学到老。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心情愉悦每一天。
本文司空图的诗作:《重阳四首》抒发老年人在佳节的悲凉、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生活困顿,最后以邻里温情收束。《王官二首》描绘王官一带清幽景色,但景中带有淡淡愁绪与诗人的孤独感。《秋燕》通过怜惜燕子,表达对温暖相依的向往,并反思奔波之苦。《独望》则用白描手法勾勒宁静疏
本文赵嘏的五首诗作:《江楼感旧》与《经汾阳旧宅》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感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赠别》则细腻地描绘了朋友分离时的惆怅不舍。《浙东赠李副使员外》称赞同僚才干品格,也流露对高位者状态的理解。《喜张濆及第》则充满为友人高中而喜悦的昂扬之情。
徐玑,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为唐状元徐晦后裔。其父徐定曾任潮州太守,徐玑因父“致仕恩”得职,历任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县丞等职。
在唐代文学中,初唐四杰如破晓之光,冲破了齐梁诗风的艳丽与萎靡,为唐诗的辉煌奠定了基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深邃的思考,开启了诗歌的新纪元。
释善珍(1194—1277),字藏叟,南宋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他十三岁出家为僧,十六岁游历四方,至杭州受具足戒,后拜谒灵隐寺妙峰善公,悟得禅旨。
本文魏野的三首诗作:《寻隐者不遇》描绘了诗人寻访隐士未遇的情景,通过蓬莱仙岛、松花老、遍地白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人迹罕至、近乎仙境的神秘氛围,虽未见人,但隐者的形象和境界已然显现。
《恨》通过项羽、李陵等多个历史典故,把那种事与愿违、无力回天的深刻遗憾与痛苦写得入木三分,它强调这种“恨”是刻骨铭心,远非人间寻常愁绪能比。《菊花》则借用民间传说和对比手法,将菊花塑造成不畏寒霜、品格坚韧高洁的象征,更引申到陶渊明,认为拥有菊花代表了宝贵的精神
赏析:以细腻笔触写初夏之景,荷芰开、蔷薇落,青虫化蝶,充满自然美与哲理思。
本文曹雪芹的三首诗作:《中秋对月有怀》是直抒胸臆,写中秋月下的个人愁绪和对渺茫缘分的感叹,带着浓浓的孤独和思念。《簪菊》则借菊花言志,通过描绘对菊花的喜爱和与世俗看法的对比,展现诗人孤高自赏、不惧他人嘲笑的情怀,菊花成了他人格的象征。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688年,卒于742年,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他性格豪放洒脱,常击剑悲歌,诗作多被乐工谱曲传唱,名动一时。虽仅有六首诗存世,却凭《登鹳雀楼》《凉州词》跻身唐诗巅峰之列。
而臧克家,这位当时崭露头角的现代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因其对毛主席诗作的深入理解,竟然在一次意外的会面中提出了一个修改意见。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代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出身辽东李氏望族,祖上为北周太师李弼。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卓越的谋略和智慧著称。
邹极(1043一1107),字适中,宜黄(今属江西)人。北宋官员。
本文李远的三首诗作:《翦彩》描绘了唐代民间剪纸艺术,语言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失鹤》则完全不同,它抒发了失去心爱仙鹤后的怅惘与思念。《题僧院》是一首感悟人生的作品。诗人在清静的寺院中,思考生老病死、世事无常,同时坦露自己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展现了内心烦恼与外
薛能(约817—约880),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他于会昌年间中进士,仕途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赞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足见其文坛地位。
《入山》则通过庐山与华山的对比,点明华山之美在于险绝的内在,视悬空铁索为探寻其真面目的关键,直抒胸臆,表达了为见神奇不惜付出的决心与勇气。《南峰顶》立于华山极巅,境界最为开阔,诗人在此感受到与宇宙元气相通的超然体验,并援引李白、茅龙的典故,抒发了登高临绝后的豪
张道洽(1202~1268),南宋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他以痴迷梅花闻名,一生创作咏梅诗三百余首,数量居历代诗人之首,故有“梅花诗人”“梅痴”之称。
诗中的江南绝美如画,但它并非是简单的风景速写,而是仅用了28个字便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而又大气的春日江南画卷,每个字都浸着烟雨,每一处留白都藏着鸟啼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