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急性肾衰竭合并高钠血症的思考:是否需要血液透析?
患者男性,79岁,因“发现房颤1年半,活动后憋喘1月”入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年半发现房颤,伴心悸,当时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1月出现活动后憋喘,伴咳嗽、咳白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无黑朦、晕厥,无呕血黑便等症状,就诊于急诊,考虑肺炎,予氨苄西林钠舒
患者男性,79岁,因“发现房颤1年半,活动后憋喘1月”入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年半发现房颤,伴心悸,当时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1月出现活动后憋喘,伴咳嗽、咳白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头晕头痛,无黑朦、晕厥,无呕血黑便等症状,就诊于急诊,考虑肺炎,予氨苄西林钠舒
血液透析治疗中,为什么有的患者透析到三小时左右的时候就发生凝血,严重的还会堵管丢血?无肝素透析怎么做才能保证透析足时下机?透析过程并发症多多,低血压常见,但凝血也让人头疼。
动静脉瘘部位的出血并非少见,尽管致命性大出血较为罕见,占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0.4%~0.6%,但其后果极为严重。令人担忧的是,81%的大出血发生在家中,其中44%的患者因未能及时控制出血而死亡,仅有37%的患者能够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基于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房颤(心房颤动)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被称为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数据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房颤合并率约为11.6%,且这类患者脑卒中和死亡率显著升高。房颤发作时,心脏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无效收缩,不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还增加血栓栓塞风险,甚至造成猝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透析过程中血压“越透越低”的现象(即透析中低血压,IDH)却困扰着许多患者。IDH发生率高达20%-50%,不仅影响透析效果,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高血压就像潜伏在暗处的“隐形杀手”。数据显示,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患者中,顽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0% ~ 42.0%,但由于缺乏对一些常见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原因的严格评估,透析人群中真性顽固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仍不清楚。这种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DH)是透析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0%,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及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传统超滤(UF)速率过快导致的血容量(BV)骤降是IDH的核心机制。近年来,基于实时BV监测的超滤控制(BV-UFC)系统通过动态调整UF速
idh 血液透析 低血压 超滤 clinkidney 2025-05-24 07:55 7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这一过程中潜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心律失常。数据显示,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5%-75%,且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直接威胁生命。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据2022年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截止2021年的透析人数近90万,十年间增长3.2倍。透析患者在医院透析中心进行每周2~3次甚至更多次,每次治疗时间(在院时间)4-5小时左右,其余时间均在院外,有一些患者在透析结束后离院在居家时
血液透析的肾友最怕的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这也是透析肾友高危死亡因素,增加了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有相关文献表明近44%的透析肾友合并心理衰竭,新入透析的患者有超1/3的存在心衰。因此,控制好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心理衰竭,是提高透析肾友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存质
Cardiology Plus 2025年第一期发表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晨教授团队的研究,题为“Combined role of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and NT-proBNP in predicting mort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最理想的、最安全的血管通路。但是随着内瘘使用寿命的延长,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穿刺,引起的内瘘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如内瘘狭窄、动脉瘤等,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更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它能帮助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但长期透析也可能对多个器官造成间接影响。不过别担心,大多数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干预得到控制!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通过选用超滤系数>20 ml/(h·mmHg·m2)且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20 ml/min的高生物相容性透析器,实现对尿毒症毒素的高效清除,尤其在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能上显著优于传统低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透析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变,加之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常导致危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采取规范化应急处置措施,是降低透析相关死亡率、改
全球数百万肾衰竭患者依赖长期透析,但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不理想。肾脏维持水盐平衡的功能丧失会导致血压紊乱、心衰、水肿及器官缺血等严重后果,无论是容量超负荷还是不足,均会升高死亡风险并影响生活质量——前者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后者则加速残余肾功能丧失并引发透析并发症
科室配有医护共2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护理团队融合重症监护与肾内科双重专业背景,5人持有血液透析专科资质,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8%,具备快速响应多器官衰竭、脓毒症等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一级综合医院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等临床科室。二级综合医院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
代谢紊乱与毒素堆积高磷血症、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升高与RLS密切相关。毒素如β2微球蛋白蓄积可能直接刺激神经,引发下肢不适。此外,糖尿病患者的RLS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与代谢异常和微血管病变有关。心血管疾病与贫血合并心脏病史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RLS,可能
血液透析滤过(HDF)作为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黄金手段",每年帮助全球超过50万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但临床数据显示,约30%患者在进行HDF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这个数字犹如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治疗过程中的"阵痛期"。这些看似寻常的寒战、头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