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血液透析患者的“隐形杀手”——心律失常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这一过程中潜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心律失常。数据显示,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5%-75%,且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直接威胁生命。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这一过程中潜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心律失常。数据显示,透析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5%-75%,且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直接威胁生命。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据2022年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截止2021年的透析人数近90万,十年间增长3.2倍。透析患者在医院透析中心进行每周2~3次甚至更多次,每次治疗时间(在院时间)4-5小时左右,其余时间均在院外,有一些患者在透析结束后离院在居家时
血液透析的肾友最怕的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这也是透析肾友高危死亡因素,增加了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有相关文献表明近44%的透析肾友合并心理衰竭,新入透析的患者有超1/3的存在心衰。因此,控制好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心理衰竭,是提高透析肾友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存质
Cardiology Plus 2025年第一期发表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晨教授团队的研究,题为“Combined role of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and NT-proBNP in predicting mort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最理想的、最安全的血管通路。但是随着内瘘使用寿命的延长,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穿刺,引起的内瘘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如内瘘狭窄、动脉瘤等,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更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它能帮助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但长期透析也可能对多个器官造成间接影响。不过别担心,大多数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干预得到控制!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通过选用超滤系数>20 ml/(h·mmHg·m2)且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20 ml/min的高生物相容性透析器,实现对尿毒症毒素的高效清除,尤其在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能上显著优于传统低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透析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变,加之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常导致危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采取规范化应急处置措施,是降低透析相关死亡率、改
全球数百万肾衰竭患者依赖长期透析,但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不理想。肾脏维持水盐平衡的功能丧失会导致血压紊乱、心衰、水肿及器官缺血等严重后果,无论是容量超负荷还是不足,均会升高死亡风险并影响生活质量——前者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后者则加速残余肾功能丧失并引发透析并发症
科室配有医护共25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护理团队融合重症监护与肾内科双重专业背景,5人持有血液透析专科资质,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8%,具备快速响应多器官衰竭、脓毒症等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一级综合医院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等临床科室。二级综合医院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
代谢紊乱与毒素堆积高磷血症、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升高与RLS密切相关。毒素如β2微球蛋白蓄积可能直接刺激神经,引发下肢不适。此外,糖尿病患者的RLS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与代谢异常和微血管病变有关。心血管疾病与贫血合并心脏病史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RLS,可能
血液透析滤过(HDF)作为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黄金手段",每年帮助全球超过50万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但临床数据显示,约30%患者在进行HDF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这个数字犹如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治疗过程中的"阵痛期"。这些看似寻常的寒战、头痛、血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诱发急性房颤(心房颤动)。急性房颤不仅会导致患者不适,还可能引发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规范、快速地处理血液透析中的急性房颤至关重要。本文结
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核心目标为延长患者生存率并改善生存质量。由于血液透析属于体外循环治疗,需通过药物维持透析过程安全并调整患者生理状态。
血液透析治疗中,凝血事件如同暗藏的"血栓陷阱",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威胁患者安全。临床数据显示,80%以上的凝血事件与操作规范执行不到位直接相关。本文从六大高频凝血场景切入,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其发生机制,并提供可落地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慢性肾病是全球性健康难题,众多患者终将走向终末期肾病,依赖血液透析等肾替代疗法维生。然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常陷入氧化应激与系统性炎症的泥沼,这不仅助推了心血管疾病风险,还让死亡率居高不下。早在2000年就被提出的营养不良 - 炎症 - 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恰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血流量作为影响透析效果的核心参数之一,常引发患者讨论:血流量是否越高越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血流量?
血液透析,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旨在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从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然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有时会出现内瘘血肿淤青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威胁生命。
血液透析患者中,超过60%存在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或早醒等睡眠障碍问题。睡眠质量低下不仅加剧疲劳感,还可能诱发心血管并发症、加重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