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会流程主要用于确认资金支付的合法性,例如核实项目验收文件、合同条款履行情况等,确保支出符合财务制度。若公司未按合同约定付款,该流程可成为其拖延的“正当理由”。
一、形式上:合规性审查与责任规避
程序合规
上会流程主要用于确认资金支付的合法性,例如核实项目验收文件、合同条款履行情况等,确保支出符合财务制度。若公司未按合同约定付款,该流程可成为其拖延的“正当理由”。
责任分散
通过集体决策,公司将支付责任分摊至管理层或上级单位,降低个人决策风险。例如工程领域,总包方将款项支付给包工头后,即使农民工未收到工资,也可声称“已结清工程款”。
二、实质上:可能存在的执行漏洞
效率低下与资金挪用
若公司资金链紧张,上会可能沦为拖延支付的工具。例如包工头收到工程款后不支付工人工资,工人仍需通过诉讼向总包方追责。
推诿依据
部分企业利用“背靠背条款”(如上家未付款则拒付下家),将风险转嫁给中小供应商,导致实际付款悬而未决。
三、应对建议:绕过形式化流程直接维权
固定证据
收集工作成果、验收记录、沟通记录(如聊天、邮件)等,证明工作已按约完成。
若公司以“上会未通过”为由拒付,需书面要求其明确拒付原因及依据。
法律途径
劳动关系: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支付;若涉及恶意欠薪,可申请劳动仲裁并主张赔偿。
劳务/工程关系:直接起诉公司及实际责任人(如违法分包的总包方、包工头),要求连带支付欠款。
关键结论
“上会研究支付”在规范流程的同时,可能成为企业拖延或逃避责任的借口。劳动者或合作方需主动突破形式化程序,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履约,避免陷入被动等待。
来源:安定教育